黑龙江:企业与环境受益“关停”
2007-05-26

  5月19日,大唐黑龙江发电公司佳木斯第二发电厂一号卸煤间实现成功爆破,成为东北地区第一个爆破关停的小火电机组。按照黑龙江省政府“十一五”小火电关停计划,该电厂机组全部关停的时间在2010年年底。大唐黑龙江发电公司为何决心将小火电机组提前关停?他们的答案是:小火电的关停势在必行,早停早获益。

  在黑龙江,记者通过走访了解到,大唐黑龙江发电公司只是当前小火电关停“风暴”中的一个缩影。在节能减排成为宏观调控重点,特别是“上大压小”政策推出之后,希望提前关停小火电机组的电厂不在少数。

  随着小火电机组被逐步关停,黑龙江省的电源结构将跃上新台阶,20万千瓦热电机组、30万千瓦及以上的发电机组将成为黑龙江省电源结构的中坚。坚决关停小火电机组,以大机组替代小火电,成为未来电网主流的电源点,从而获得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发电公司目前共同的心声。

  “早停早获益”

  “对于佳木斯第二发电厂的提前关停,我仍然有些心疼,但更注重未来。”5月21日,大唐黑龙江发电公司总经理王欣向记者坦言。

  据王欣介绍,始建于1967年的佳木斯第二发电厂,每年可向公司贡献3千万元的利润。其中,两台5万千瓦机组于1974年投产发电,目前已列入全省小火电机组关停序列,关停时间分别在今年12月和明年年底;另一台1988年投产的10万千瓦机组按要求在2010年年底关停。

  然而,与现代化大型高效环保机组相比,三台建于偏僻深山的机组均存在效率低、能耗高、污染重的问题,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为“备战、备荒”服务的典型代表。

  大唐黑龙江发电公司决心提前将之关停,一是可以把电量指标转移到哈尔滨第一发电厂,使哈尔滨第一发电厂的半负荷运行提高到年发电5600小时以上;二是可以把佳木斯第二发电厂的员工转移到哈尔滨发电厂、双鸭山发电厂和七台河发电厂,彻底解决佳木斯第二发电厂的员工因身处偏僻地区所遭受的生活不便问题。

  据王欣透露,佳木斯第二发电厂关停后,大唐黑龙江发电公司还有望加快推进其“十一五”规划,实现新增240万千瓦装机容量的目标。

  而新增现代化大型机组的建设需要人才。目前,该公司正有计划地对佳木斯第二发电厂员工进行培训,以备将来新电厂建设的人才之需,这样不但可以解决老电厂员工安置问题,还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做好了铺垫。

  事实上,除了佳木斯第二发电厂,华电集团下属哈尔滨热电厂也大致如此。按照规定,该厂的四台2.5万千瓦机组都将在今年8月之前关停。由于能耗高的原因,该厂原本计划提前到4月15日,也就是哈尔滨城市供热停止之日关停两台机组,剩下两台在6月15日关停。但黑龙江省电力公司相关的配套工程还未完工,所以直到5月15日,该厂1号、2号机组才得以关停。

    该厂负责生产的韩在荣副厂长告诉记者,建于1958年的哈尔滨热电厂1~4号机组平均供电煤耗高于400克/千瓦,单机最高供电煤耗曾达到700克/千瓦,没有脱硫设备,也仅有一台机组装有除尘设备,根本达不到环保标准,经济效益低下。
  通过新建两台30万千瓦热电联产机组,该厂不仅可以利用原有的发电指标,增加新增机组发电小时数,还可以降低平均供电煤耗,原有员工的安置问题也可得以部分解决。

  据悉,哈尔滨热电厂原有装机容量小,历史包袱重,冗员多。“希望电厂多上几台新机组,提高一下我们的收入。”哈尔滨热电厂的员工小吴说。

  记者了解到,由于黑龙江发电企业积极关停各自所属的小火电机组,实施“上大压小”政策遇到的阻力较小,黑龙江省发展改革委已表示,希望加快小火电的关停。黑龙江省电力公司计划发展部处长张佐岩告诉记者,黑龙江省发展改革委在今年5月重新修改了“十一五”期间小火电关停计划,由原来的127万千瓦提高到147万千瓦。其中,今年计划关停25.7万千瓦。

  环保效益巨大

  黑龙江,是东北工业基地,我国的工业重镇,也是新中国初期的工业摇篮。与电力不可分割的是,当年的重工业项目均配套相应的电力设施。而囿于电力工业的发展水平,在很长时期内,小火电是电源主力。据张佐岩介绍,目前,黑龙江省还有一大批五六十年代建设的火电机组。从全省来看,电源结构水平偏低,与电力发达省份差距较大。

  随着小火电的关停,黑龙江省电源结构即将步入“大机组”时代。而关停这些既老又小的机组,环保效益将非常巨大。

  记者走访过的各方均表示,为了黑龙江的蓝天白云,小火电的关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势在必行。发电企业纷纷表示,要积极支持小火电关停。

  据初步估算,佳木斯第二发电厂关停后,大唐黑龙江发电公司通过“上大压小”措施新建哈尔滨第一热电厂两台30万千瓦热电联产机组,每年可以节约发电用煤56万吨。同时,由于集中供热1700万平方米,可减少366台分散采暖小锅炉,拆掉288根小烟囱,每年实现采暖供热节煤33万吨。在节能的同时,每年还可减排二氧化硫8000吨,烟尘4万吨、氮氧化物1.2万吨。通过发电指标转移,环境效益和减排效益十分明显,三年烟囱排放减少22320吨,二氧化碳排放减少236吨,氮氧化物排放减少60吨。

  韩在荣介绍,哈尔滨热电厂的新投产机组集中供热能力强,可以为三个城区供热,替代133~137台城市供热小锅炉。为此,新机组的投建被哈尔滨市升格为市级环保工程。

  记者还了解到,列入今年关停计划的嫩江列车发电厂2台机组规模更小,装机容量仅为0.25万千瓦和0.3万千瓦。可以想象其能耗之高和污染之重,而对电力的贡献又何其之小。此次关停,将大大有益于节能降耗及电网稳定。

    “上大”有助于“压小”

  在发电的同时供热,这是黑龙江众多小火电在电煤价格频涨时依然能够生存的重要原因,也是在黑龙江乃至整个有供热需求的地区,小火电关停比别处更为艰难的原因之一。

  不过,即使如此,记者注意到,黑龙江许多发电企业对小火电关停的态度还是比较积极的。其中,中央发电企业所属的当地公司最为积极。

  究其原因,恐怕与其能够容易“上大”密切相关,目前,黑龙江省关停的小火电机组大多属于此类。比如,哈尔滨热电厂四台机组、佳木斯第二发电厂所有机组、华能所属的新华华能发电有限公司2006年关停的机组。尤其是佳木斯第二发电厂,几乎是主动关停10万千瓦机组。

  对于这些有能力、有条件“上大”的企业来说,关停小火电只是“牺牲”了暂时的利益,却换来了长远的利益回报。从这个角度上说,“上大”是促使小火电关停的重要原因。无法“上大”,员工的安排、资产的处置,于发电企业而言都是无法承受之重,除非有了外力的支持。

  由此也可以预见,“上大压小”过程中最为艰难的,就是那些没有足够能力“上大”的小火电机组的关停。

  鉴于小火电机组比较分散,数量多,如何在有能力“上大”的企业与没有能力“上大”的企业之间更好地兼顾,还需相关部门更加认真、细致地对待。

  在一些有供热需求的地区,发电企业还纷纷表示,政府应该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推进集中供热,从而真正做到节能降耗。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