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 治污"风暴眼"中的城市转轨
2007-05-25

    金沙江下游江段,从攀枝花到宜宾,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段落,它关系着长江下游几亿人的生态安全。然而,金沙江上的这两座城市,曾一度被列为“全国十大空气污染城市”。2006年,攀枝花市迅速脱掉“黑帽”;一年后,宜宾也宣告“雪耻”成功,光荣 下榜———

    4月20日,酒城宜宾。自西而来的金沙江、岷江,从南北两侧汇聚,生出500多米宽的浩浩长江,气势磅礴地向东奔去。

    这一天,阳光灿烂,天空浅蓝、高远,空气中酒香郁郁。已连续4天了,晴空万里的景致令宜宾人心情愉悦。

    当天的《宜宾日报》,依然延续着一个特殊的“惯例”,天气预报置于报头下,占了很大的板块。这样的“大块头”发布城市空气指数,已持续两年多。有人断言:“这在平面媒体中绝无仅有。”

    为了这片久违的蓝天,宜宾人付出的不仅仅是时间。从2005年开始,520万宜宾人与看不见的二氧化硫,还有粉尘、污水、噪音的这场抗争,演绎着一座城市发展理念的转轨。一项粗略统计,两年来,环保领域的投入高达13亿元,约占宜宾两年地方财政收入的1/4。

    压力之大,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国家级的环保检查团刚走,宜宾发电总厂副总工程师林大忠就坐不住了。他挨个“巡查”了一番投资上2亿元的脱硫装置,确认有效运行后,才慢慢踱回办公室。他的沙发上,还残留着洗不掉的粉尘污染痕迹。

    但上了脱硫装置后,电厂烟囱里冒出的黄烟变成了青烟,粉尘也少多了。“这就是效果。”林大忠说。

    在两年的“环保风暴”中,黄桷庄电厂成为众矢之的。因为,宜宾城区的重要污染源正是华电的两座发电厂:黄桷庄电厂、豆坝电厂。宜宾市二氧化硫排放总量17万吨,这两个厂占了近10万吨。周边的老百姓更深受其害,屋顶上、菜地里常年盖着厚厚一层黑物,有市民直言“很少看到蓝天白云”。更有甚者,向市长写信称,“吸入体内的空气是全中国最脏的”。

    宜宾煤炭年产量上1000万吨,占全省的1/3,这为火电厂“就地取材”提供了方便。但宜宾同时也是高硫煤地区,为污染埋下了祸根。

    首度上榜“全国十大空气污染城市”,震惊了这座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人如梦方醒:GDP长大了,环保欠账却多了。“已经不是单纯的环保问题,而是关系一方稳定的民生问题了。”市政府一位领导坦言,“压力之大,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黄桷庄电厂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没有要求燃煤脱硫。1996年至2004年,该厂累计缴纳排污费达9965万元,其中二氧化硫就占了9262万元。发1度电,要用420克标准煤,能耗高,企业也想关。“因为企业改革,我们在治理污染上确实耽误了几年。”林大忠说,豆坝电厂的关闭,曾与省上相关部门吵过架、红过脸,因为这个电厂属省上管,要关闭,必须征得上级同意。但另一方面,林大忠也承认,企业不可能停产,一是电力本身的需求,二是职工生存问题。

    “环保风暴”下的生态政治

    宜宾市环境监测站三室副主任罗天志爬上设在宜宾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大楼的顶层。这里是黄金嘴监测点,宜宾城区5个监测点之一。现场,一组数据吐出来:二氧化氮0.02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0.058毫克/立方米,均低于国家标准。300米距离看黄桷庄电厂的烟囱,只冒出一点很淡的烟雾。

    “好事”还在延续。2007年4月9日,宜宾市对四川天竹热电机组、宏丰、兴文火电3家电厂实施关闭;华电投入9亿元,两台25万千瓦机组新建循环硫化床机组,不再向空中排放二氧化硫———整治大气污染的重大标志性事件,屡屡让人兴奋。

    当地人说,这是逼出来的选择。

    其实,自2002年以来,宜宾市就一直在与污染抗争,先后关停上千家不合环保要求的企业,并对现有工业企业的空间布局展开重新规划。因为变废为宝成效显著,五粮液和天原公司被列入中国循环经济试点企业,而在全省,试点企业仅4家。

    去年中秋节,新任宜宾市委书记杨冬生第一次与部分政协委员见面,环境污染成了茶话会上的焦点。这给了杨冬生一个“措手不及”。他现场表态,一两年内解决,“治污无望就关门!”

    但接下来的事,仍然让杨冬生感到压力重重。最紧张的时候,一天收到群众投诉信十几封,矛头无一例外指向大气污染。按他的要求,每半个月就有一份污染报告摆到他桌上。

    市长吴光镭表示,大气污染整治攻坚,市委、市政府已下了“铁的决心”。市上每月召开一次环境质量分析会,这在全省市州是开先河之举。

    市委、市政府督查办目标办一位负责人说,从去年4月下旬开始,每周要及时发出的专项督查通报多了起来,一共出了20期,每期都是环保排在第一。有时候还搞暗访,把环保盯得紧,环保压力大,他们压力也大,得罪人,但不得不做。

    因为“黑帽”压顶,宜宾市环保局连续两年都未评上目标先进。

    压力之下的环保面孔

    12369,环保投诉电话。2000年前,宜宾接到投诉100多个,之后成倍增长,2003年达到1000多个。有一个投诉电话打进来直接就叫:“喂,市长热线吗?我要反映臭味———”

    这让宜宾市环保局局长陈生元很尴尬:“脑子里成天就是空气质量、二氧化硫、臭气。”三天两头约见重点企业老总,夜里零点过,他常常接到市长的电话,深夜都要去查。有一段时间,他带队专门检测二氧化硫,晚上多次搞突袭,10点半进场,12点又去杀回马枪。

    “没干环保的人体会不到环保有多难。”阎相陆一脸无奈,一提环保就很敏感。他是宜宾市环保局环境监察支队副支队长。这个在环境监察支队呆了9年的小伙子,见证了宜宾污染的曲线图———9年前,走到哪家企业都可以看见污水横流或冒黑烟,2000年达标治理后就变了,现在更是“感觉良好”。

    2003年,阎相陆带队处罚了100多家企业。“此后案件逐年减少,今年还没立案。”但他也有苦衷,每次去依法处罚企业,人还没到厂门口,说情电话便打得他“掉头走”,喷着大字的环保执法车常被拦在门外。

    压力之下,阎相陆把支队29个人分解,向8个街道办事处、9县一区重点污染源派出驻厂监督员展开巡查,24小时掌握排污状况。对天竹、丝丽雅、五粮液等大户则实行每周3至4次加密检查,不给企业偷漏排放的机会。

    “现在好了,只要看见环保监察车,企业的大门一律放行,直杀排污处。”环境意识的变化,摘帽成功,令“阎相陆们”的职业荣誉感得到提升。

    更高兴的是王建平,宜宾市环境保护监测站站长。因为强力治污,监测站装备走向了“现代化”。车载式流动监测车,新增3个自动监测点,上千万元投入。

    “摘帽”仅仅是起点

    “虽光荣摘帽,但宜宾治污仍任重道远。”杨冬生履新大半年,已3次调研环保。

    这位对林业生态学颇有研究的市委书记,常常私访环保生态。前不久,《宜宾晚报》报道《天池公园,让我再看你一眼》,反映公园污染严重的问题。杨冬生利用双休日,悄悄约上宜宾市

    林业局局长暗访,发现污染的症结后,立即召集翠屏区研究治理方案。

    一场大规模整治展开。杨冬生要求挂牌督办,争取还宜宾市民一个美丽的天池公园。

    今年3月,宜宾市“两会”上,政协一号提案还是环保。杨冬生就此提出新的发展思路:清洁、节约、安全、健康发展,赢得代表们的热烈掌声。

    更令宜宾人俯仰可拾的是———天变蓝了,水变清了,臭味也消失了。

    就在记者采访的前两天,中办、国办检查组刚离开,对宜宾人的努力给予了赞赏。而宜宾市城市水环境治理项目,也获得9600万元贷款,今年6月可望开工。城区新增设的一个自动空气监测点,已上报国家环保总局。如果成功,宜宾将布局5个自动空气监测点,在全省仅次于成都。

    宜宾治污,仍在路上。

来源:新华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