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保护最后的原始森林?
2007-05-24

    “你会购买比普通产品贵10%、但原料不破坏原始森林的产品吗?”

    2007年5月20日,面对记者这一问题,属北京“金领”阶层的梁先生先是略感意外,然后给出肯定的答案,但马上又坦诚地说,“虽然我的答案是肯定的,但事到临头却不一定。再说,我怎么知道产品有没有破坏原始森林!”

    益普索(中国)市场研究咨询机构曾经在2005年给出过一份关于木制品消费的调查数据。数据显示,91%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有权力知道购买的产品原料是否来自非法砍伐”;71%的人表示“会拒绝购买非法砍伐的木材制品”;80%的人承诺,“会优先考虑从承诺其原料来源不破坏原始森林的零售商处购买产品”;66%的被调查者在面对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个问题时,与梁先生的选项相同。

    “事实上,问卷回答并不能完全反映被调查者真实想法,因为在有意无意之间,人们总会把自己想象得更加高尚。当眼前的一己利益和欲求呈现时,果真有那么多人惦念远在印度尼西亚群岛的天堂雨林的命运吗?”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对记者说。

    正在消失的原始森林

    “每两秒钟,就有足球场那么大面积的一片森林从地球上消失。”2006年3月,绿色和平发布的一份题为《共同的责任》报告中说。

    报告说,从全球角度看,原始森林正在面临着存亡危机,地球上只剩下10%的陆地面积是未经侵扰的森林。而且,148个位于森林地带中的国家,有82个已经完全失去了未经侵扰的森林。

    联合国粮农组织2005年的数据显示,全球森林面积正以每年730万公顷的速度在减少。

    2007年4月,绿色和平又发布一份题为《最后的印茄木》的报告,对天堂雨林的命运感到忧虑。

    天堂雨林横跨东南亚,包括太平洋上的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所罗门群岛。在地球上仅存的热带雨林中,天堂雨林面积位居第三。

    世界资源研究所2005年的结论说,天堂雨林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地球上的已知物种当中,有10%-15%的植物、动物和鸟类生存在印度尼西亚的森林里,包括红猩猩、大象、虎、犀牛以及1500多种鸟类和上万种植物;而新几内亚岛是700多种鸟类的家园,在42种已知的天堂鸟中,有38种可以在此找到,其中36种是这里特有的品种。

    2005年,保护国际深入印度尼西亚天堂雨林探险,发现了几十种以前不为所知的物种,“这是地球上你能找到的最接近伊甸园的地方。目之所及皆是我们从未见过、令人叹为观止的事物,而我们只是触及表面而已。”负责那次探险活动的Bruce Beehler博士考察过后说。

    遗憾的是,和全球其他森林资源一样,天堂雨林也面临厄运。国际粮农组织的报告指出:印度尼西亚在过去15年中平均每年减少200万公顷的森林。世界银行的报告也指出,如果不对伐木公司的行为采取控制,印度尼西亚现存的低地雨林将在2010年从地球上消失。

    作为天堂雨林代表物种之一的印茄木,是东南亚和太平洋岛屿上一种珍贵的热带硬木,坚硬的质地和美丽的花纹使其成为备受市场青睐的高档木制品原材料。目前,市场上印茄木的价格已达到660美元/立方米。

    印茄木曾经广泛分布于非洲东部、印度南部、东南亚、大洋洲地区。但目前只有印度尼西亚的巴布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境内的印茄木能达到商业采伐的要求。

    而在这两个国家,60%以上的印茄木分布区都受到了工业活动的干扰。大部分印茄木已不复存在。现存的大部分印茄木分布区已经被授予采伐许可;而在未受侵扰的原始森林区域,有50%以上的印茄木已经被列入采伐计划。

    按照目前官方批准的采伐进度,35年内(官方规定的轮伐期)印茄木将基本消失。

    失去的不仅是原始森林

    尽管在某些地区新种植林地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在别的地区损失的原始森林,但伴随原始森林被破坏而失去的生物多样性是无法弥补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科学家估计,截至2004年底,全世界有23%的哺乳动物、12%的鸟类、61%的爬行类和31%的两栖类动物处于濒危状态。这些动物如果离开大片未经侵扰的森林,大多数将无法生存下去。

    绿色和平森林项目主任刘兵对记者说,尽管人们认识到原始森林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有保护价值,但是,由于森林减少而带来的物种灭绝的速度仍然出乎人们的意料。

    一些科学家推算,地球正面临着自6.5亿年前恐龙灭绝后最快的一波物种灭绝,而且当前物种灭绝的速度是没有人类影响下的物种灭绝速度的1000倍。

    令人震惊和担忧的是,物种灭绝速度不仅丝毫没有减缓迹象,恰恰相反,其速度仍在加快。

    《最后的印茄木》说,某一物种数量减少甚至灭绝可能对整个生态系统都会产生显著影响。全球范围内原生态荒野地区的持续开发和不断缩小,意味着即使是一种物种数量减少,也能对一个地区的生态平衡产生影响。原本富饶丰茂的亚马逊热带雨林地区如今已变得贫瘠不堪,这主要是对桃花心木的过度采伐造成的。

    联合国粮农组织2005年公布的关于世界森林资源评估报告说:

    原始森林对稳定全球气候、净化和涵养水源方面有关键作用。未被侵扰的原始森林储藏了大约4330亿吨的碳。以当前全球碳排放量的速度计算,这个数字大于未来45年人类燃烧化石燃料和生产水泥所造成的碳排放量的总和。如果森林被破坏,它们释放出的碳将严重地加剧全球气候变化。

    据该组织估算,来自因为森林破坏的碳排放量占全球碳排放量的10%至25%。

    2006年底发布的著名的斯特恩报告称,原始森林是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最后防线之一。报告说,为了扭转目前气候变化趋势,拯救我们的地球,保护森林资源刻不容缓。

    该报告估计,毁林所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占全球排放总量的18%,比全球交通系统的总排放量还要高。与此同时,被封闭在森林生态系统内的碳总量超过了大气中存在的碳总量。

    报告从相反角度“乐观”地说,阻止毁林的行动给我们提供了机会,在基本不需要依赖任何新技术——除了必要的监管工作——的情况下,我们就可以显著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谁该为森林减少承担责任

    正如前面所提,过度的工业采伐是造成原始森林资源减少的最主要原因。

    而非法采伐则加剧了毁林速度,这一点在天堂雨林的表现尤其突出。绿色和平组织根据2004年印度尼西亚官方批准的采伐量与其国内林产品实际产量对比推算,该国有76%至80%的砍伐属于非法采伐。世界银行最新的估计是,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大约有70%至80%的采伐是非法的。而绿色和平的估计有超过90%的采伐违反了当地宪法和法律。

    间接支持合法与非法采伐的是市场。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说,在1995年至2004年之间,全球的木材供应量增加了1.08亿立方米。

    数据同时显示,同一时期内,中国国内林产品消耗量增加了5967万立方米RWE(记者注:RWE表示原木材积,指的是生产一定数量的林产品所需要的原木量),占全球木材供应增长量的55%。“全世界每多砍两棵树,就有一棵是为了满足中国林产品消耗的增长。”

    从这一角度,联合国粮农组织2005年另一份统计数据称,中国是:

    世界第二大林产品消耗国,其中工业用原木消耗量排名第三,锯材第五,人造板第二,纸和纸板排第二,木浆第四;

    世界第二大林产品进口国,其中工业用原木和木浆进口排名第一,纸和纸板进口排名第二,锯材排名第五;

    世界最大的人造板和第二大纸和纸板生产国;

    世界最大的胶合板出口国,第二大家具出口国。

    有国外学者称,中国持续增长的需求对全球仅存的森林资源带来了更大的压力,特别是对供应着中国70%林产品进口的亚太地区。

    绿色和平关于印茄木的调查报告说,目前,巴布亚新几内亚已经超过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成为中国最大的印茄木原木进口国,其数量占中国进口总量的78%。虽然印度尼西亚禁止出口初加工的锯材,但该国仍然是向中国出口印茄木锯材最多的国家,占中国总进口量的91%。

    更为公正的判断,则应当考察林产品最终消费市场。

    “很多木材都是进来之后就出去,我国木材进口数量大只是表面现象。”国家林业局一位官员说。

    比如2000年至2004年,中国国内林产品消耗增长量为4774万立方米RWE,同期出口增长量为2140万立方米。但这并不足以低估出口量的作用,过去10年里,中国林产品出口量年均增长16%,而国内消耗量年均增长率只有5%。

    从人均消费量看,中国人均消耗森林面积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表1)。以纸张消耗量为例,中国的人均纸张消耗量只是美国的12%和日本的15%(表2)。

    刘兵说,很难说中国应该对全球的森林破坏承担比其他国家更大的责任。

    与此同时,一个令人不安的现实是,如果地球上每个人都享受着与发达国家同样的消费水平,比如中国每个人都消耗与美国人同样多的纸张,就需要接近16亿立方米的木材,等于现在全球的木材供应量。

    “北美和欧洲的高消费生活方式很大程度是依赖廉价的燃料和将环境代价转嫁他国,它既不可持续,也不能应用到全球范围。”前印度尼西亚政务部长Emil Salim说。

    提倡更负责任的购买

    “至少,谁都不能回避共同的问题与责任。”绿色和平说。

    从这意义上看,在中国,无论是商家还是消费者,在林产品采购时,都有责任考虑森林保护问题。

    以家居建材行业为例:

    2007年5月16日,绿色和平公布一份中国家居建材行业的调查报告称,目前中国境内的家居建材业巨头总的来说并没有采取显著措施,以保证他们的采购政策有利于森林保护,而不是助长森林的消失。

    2006年5月,美国《商业周刊》报道,2005年,中国家装市场规模已达500亿美元,并预计增长率将达到12%。

    根据中国建设部2004年发布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居住目标》测算,2006年到2010年间,中国的城镇将新增住房建筑面积58亿平方米。

    住房供应增长将拉动木地板等家居建材行业发展。据中国林产工业协会统计,2005年中国木地板产量已达到3亿立方米,总产值达450亿元人民币,比2004年增长了18%。而且,未来几年间,木地板行业和相关的木材消费量将持续增长。

    研究表明,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年收入达到600-800美元时,家居建材超市将迎来更加高速的发展。2006年,中国人均GDP已经超过1900美元。从商家角度来说,家居建材行业激烈的竞争正在展开。

    绿色和平的报告说,目前经营面积在10000平方米以上的家居建材超市在全中国有超过1000家。以百安居、家得宝、宜家、美颂巴黎、乐华梅兰等为代表的跨国企业,和以好美家、东方家园为代表的本土企业,正在全国密集布点,展开全面竞争格局。

    然而,目前竞争尚处于较初级阶段,可以预见的将来,优胜劣汰势在必然。

    “真正的市场领袖应当具有起码的环境责任。”绿色和平森林项目主任刘尚文说。

    现状多少有些令人遗憾:以印茄木、柚木、纤皮玉蕊、番龙眼等为代表的珍贵热带硬木制品,在中国家居建材市场随处可见。绿色和平调查发现,绝大多数超市都没有能够提供证据,证明这些木制品原料来自合法或可持续来源。

    绿色和平分析认为,中国家居建材超市内存在着大量涉嫌非法采伐、破坏性采伐和非法木材贸易的木材。

    尽管总体而言,跨国公司比中国本土企业承诺了更多绿色采购政策,但承诺并没有得到完全履行。而中国本土企业,要么根本没有相关采购政策,要么就不公开他们的政策,与跨国公司相比,差距明显。

    绿色和平呼吁,所有家居建材零售商都应当制定相关政策,保证他们采购的林产品来源合法和对生态负责;其次,在3年内,逐步过渡到所有采购的林产品都必须经过森林管理委员会(FSC)认证。

    FSC是一个国际认可的认证机构,它从环境、社会和经济三个方面综合评估某一林场的采伐和经营方式。FSC也对木材采伐以后的加工、贸易等环节进行认证。当零售商销售有FSC标志的产品时,选择它的消费者就可以确信产品的来源是对环境负责的。

    中国木材流通协会国际合作部部长李益辉对记者说,消费者对FSC的认同将促使零售商重视FSC工作。如果广大消费者能共同增强森林保护意识,森林保护前景将变得更加乐观。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