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动物园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放假”般惬意的记忆,不管现在孩子们手中的玩具怎么变化,不管电子狗是否代替了木马、电脑是否代替了积木,能在动物园和动物们亲密接触永远是孩子们心中的首选娱乐方式。
与此同时,动物园也在慢慢地改变着自己,以便于让更多的人走进它。大兴野生动物园最近做了一系列的动物测试,比如猩猩怎么吃西瓜、熊如何分辨蜂蜜,小小的测试竟然得出很多人们以前不知道的答案。不但是小朋友,即使是随行的家长也大开眼界了一把。
志愿者也是动物园的一个新新群体。为了让动物们在城市间更好地生活,他们和饲养员一起成了动物们的亲密“另一半儿”。他们并不是总能跟动物呆在一起,更多的时候是讲解、疏导游客,提示游客文明游园。当然,闲暇之余,他们也去园中的小动物爱心乐园,和那里的孔雀、小山羊、骆驼亲近一会儿。
志愿者工作也很辛苦。据了解,北京动物园从2004年5月起,每年招收志愿者300多名,但最终能留下来并一直坚持的,不过20余位。
狮虎馆 凶猛野兽也怕生?
斑马比较面熟,先从它下手
有肉,我扑
老虎忙着吃,观众紧着乐
三只东北虎面对斑马模型,研究观察半天才敢下嘴
三个用纸箱子做成的猎物模型,肚里装上鲜肉,放进东北虎和非洲狮的领地,它们会有什么反应?
测试首先在非洲狮领地里进行,三个动物模型分别是角马、斑马和小鹿,在模型的腹内,都添满了鲜肉做成的肉馅。工作人员将三个动物模型从非洲狮领地上空垂直放入后,狮子们看着头顶的人,不知道人们又要耍什么花样而迟疑地盯着模型一动不动。
没办法,工作人员只能暂时回避,当人的身影一消失,狮子立即腾空而起,首先扑向了“角马”和“斑马”,上前就是一口,撕碎了纸箱取出肉饵;而当面对同样用纸箱做成的“小鹿”时,凶猛的狮子却迟迟不敢上前,它用前爪试探一下,马上又缩回,再探一下,又立即缩回,惹得现场观众一阵哄笑,这样试探几次确信没有危险时,它才一口咬下。
在东北虎的测试中,三个动物模型分别是斑马、野猪和小鹿。同非洲狮的表现相似,对野猪和小鹿,它们毫不迟疑扑上去就撕扯,面对从未谋面的斑马,三只东北虎围上前去研究了半天才敢下嘴。
这说明,凶猛的野生动物,对待陌生的猎物时是不敢轻举妄动的。而且,参与试验的狮虎中,还有一些狮虎是从小在动物园中长大的,也许三个猎物它们都没有见过,但它的这种举动只能用“本能”来解释。
狮虎大将军
张桂军是北京动物园狮虎山的饲养员,手下掌管着十几头狮子和老虎,号称“狮虎大将军”。从1989年进入动物园,他干这行快20年了,现在不少馆中的猛兽还是他用奶瓶喂大的。
“老虎、狮子也喜欢和人亲近。”张桂军说,记者近距离看了一次他的喂食过程,他隔着笼子伸手拍拍老虎的脑袋,这时,这只老虎整个身子都贴了过来,鼻子里“突突”地打着响鼻,就像只巨大的猫。
这里每只狮虎每顿饭都有固定的食量,都精确到了两,哪只吃多少牛肉、多少羊肉,张桂军都记在心里。“你对它们用心了,它们会记在心里的。”张桂军说,在动物场嘈杂的环境里,只要他轻轻地走过来,老虎狮子总是会抬起头来四处寻找,轻轻的一点动静都能引起它们的注意,每当这时,张桂军的心里总是很满足。
灵长馆 猩猩吃瓜不吃瓤
西瓜在猩猩的手中变成了“花瓜”
根据人吃西瓜时的经验,北京野生动物园的饲养员以往都是把西瓜切碎了拿给猩猩吃,经过这次动物测试后才知道,原来人的“好心”被猩猩看作是“多此一举”了,因为它根本不吃瓤。
第一次测试开始了,测试的水果是外表光滑的西瓜。别看猩猩和饲养员很友好,但是在没到规定时间就要把它从运动场赶回房间,它非常不乐意接受并且还会“嗷嗷”大叫。
很多游客都以为聪明的黑猩猩是将西瓜摔碎了再吃,结果它先是抱起西瓜看看,然后毫不迟疑张嘴就咬。“猩猩怎么这么笨,西瓜皮怎么吃啊?”现场的游客讨论还未结束,就发现原来猩猩只对西瓜皮“情有独钟”,吃到红色的瓤后它就转而啃其他地方的瓜皮,到最后,一个西瓜被它啃成了“花瓜”。
猴子吃食点子多?
好吃的在里面,我拽
面对装有花生的红袜子,猴子开始挠头
苦瓜我才不吃呢
缠得再结实也吃得着
赤猴的馆中突然多了三只装满花生的袜子,但每只袜子的口都被绳给系上了,只在袜子中部开了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孔。一只赤猴先上前闻闻,然后抓起袜子开始四处寻找出口。
找到了出口后赤猴开始出击,它先是用嘴撕咬小孔,发现这招儿不管用,又用爪子开始往出抠,好不容易用爪子扒开了小孔后,它用一只爪子掏出花生吃,另一只爪子的指尖伸进孔中,生怕小孔又缩回原状,引得围观的游客大笑不已。三只袜子中,工作人员特意将其中一只袜子的小孔留得特别小,两只猴子在经过比较后,先找两只容易下手的袜子吃起,最后才联手对付几乎没留孔的袜子。
几个放有坚果的有机玻璃管出现在卷尾猴的领地里,有的竖着,有的横着,分别用透明胶带固定在某个地方。几只猴子围着玻璃管研究了好一会儿,用爪子够够,可这只管子太长,猴子的手臂够不着;头伸进去吃,可口径又太小,怎么努力也伸不进去,怎么办?
猴子们沉思了一会儿,开始各显其能,有的猴子用嘴撕胶带,终于把有机玻璃管取下来了;还有的使劲摇晃玻璃管,玻璃管倾斜后食物也从底部滑出来了。
工作人员将柠檬、苹果、苦瓜、辣椒和咸菜5种食物一字排开,放在猕猴面前,它首先拿起苹果吃了;第二次它拿起的是咸菜;而当它拿起柠檬后,刚咬一口,就迫不及待吐了出来,面对苦瓜和辣椒,它则视而不见。
熊馆 熊吃蜂蜜靠闻?
黑熊去找涂有蜂蜜的盘子了
嘿,红色的盘子上就有蜂蜜,真好吃
想用颜色来蒙我,没门儿,这次有蜂蜜的盘子换成橙色的了。哎,我还没吃完呢,等等,再舔舔
测试中,工作人员先将三个盘子放进熊的领地,分别是红色、橙色和黄色,其中红色的盘子里涂上了蜂蜜。第一次测试时,熊找到红色的涂有蜂蜜的盘子将其舔得一干二净;进行第二次测试时,工作人员把涂上蜂蜜的盘子换成橙色,并将盘子全部倒扣在地上,将拴住熊的绳子松开后,熊径直走到了橙色盘子前,毫不迟疑低头就舔。
让现场观众忍俊不禁的是,熊已经舔完了盘子里的蜂蜜,而当饲养员牵着它离开时,它还一直努力地扭着脖子不肯回头,舌头伸得老长舍不得离开盘子。
这一测试证明,熊寻找食物是靠嗅觉而不是辨别颜色,但同样的测试在给鸡做时,鸡却是靠颜色来寻找食物的。
熊猫队长李燕青
李燕青是北京动物园熊猫饲养队的队长,在熊猫发情配种的季节,他经常整宿整宿不能睡觉,顶着快能和熊猫媲美的俩大黑眼圈,他兴致盎然地说起了“自家的猫”。
“和熊猫打交道的过程就跟人一样,每只熊猫的性情都各有特点,得靠日积月累地观察、摸索。”比如,“二宝”是勤俭持家型,每次吃竹子都从根部吃到竹梢儿,一点儿不浪费;而“妞妞”属于温柔善良型,每次它想要吃东西时,会先在地上打个滚讨好饲养员。而熊猫也喜欢听赞扬的话,你跟它说“宝宝,真乖。”它都听得懂。
“胖胖,过来。”李燕青一声呼唤,正在展厅里睡大觉的熊猫“小胖”立即挪着肥胖的身躯扭过来。“张嘴,吃块饼干。”李燕青拿起一块饼干,“小胖”马上张开嘴,憨态可掬的表情十分逗人。
在熊猫馆中,每只熊猫都有一个主管饲养员,时间久了,每只熊猫对自己的饲养员都很敏感,一听到自己饲养员的声音,它们的耳朵就会随着声音动。当然,每个饲养员也总是把最好的食物留给自己的熊猫吃。
来源: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