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改写恐龙排位 棘背龙成为新霸主
2006-03-15

    棘背龙

  身长:16-17米

  体重:8吨

  攻击武器:类似于鳄鱼的上下颚

  生活年代:1亿年前

  生活地区:阿根廷、北非

  作为侏罗纪时代象征符号的恐龙尽管早已灭绝,但对其历史原貌的还原仍是古生物学家的一大目标,其中便包括恐龙体形的排序。据美国一专业网站报道,科学家最近发现了一具棘背龙化石,它体长达17米左右,将刷新食肉恐龙体形记录。

  棘背龙再现江湖

  一提到恐龙,人们往往将其与体形庞大相连,而霸王龙更是一向被看成世界上最庞大的食肉恐龙。但在科学界看来,霸王龙能成就这一霸主地位完全是一个偶然。如果没有二战的轰炸,棘背龙(Spinosaurus)早应该取代霸王龙的地位。

  早在1912年,德国古生物学家欧内斯特·斯托莫尔就在埃及发现过棘背龙的标本,斯托莫尔表示这一食肉恐龙体形比霸王龙还大。但在1944年,存放这一标本的慕尼黑博物馆被盟军空袭轰毁,棘背龙标本也烟消云散。霸王龙顺势确立了其在食肉类恐龙中体形最大的地位。当时较大的霸王龙有芝加哥自然历史博物馆保存的霸王龙苏(Sue),全长就有12.8米,体重约7吨,而美国黑山地质研究所保存的霸王龙斯坦体形可能更大。

  历史在去年被改写了,缺席了的棘背龙再次回到我们的视野。意大利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研究人员克里斯蒂阿诺·戴尔·萨索(CristianoDalSasso)从本国私人收藏者那获得了一具破损严重的棘背龙头骨,同时从芝加哥自然历史博物馆得到一部分未经分析的骨骼,研究之后,他确认棘背龙的体形将超越之前人们所知道的任何食肉恐龙。他的结论发表在了今年2月出版的《新科学家》(NewScientist)杂志上。

  新霸王笑傲群龙

  其实,早在11年前,霸王龙的霸主地位就受到了威胁。人们发现1亿年前早白垩纪生活于南美的南方巨兽龙(Gigantosaurus)的体形不比霸王龙小。一种南方巨兽龙标本体长达13.7米,比霸王龙高出了近1米。在南方巨兽龙同时期还有两种稍小一些、但同样体形惊人的巨兽―――非洲的鲨齿龙(Carcharodontosaurus)及北美的高脊龙(Acanthosaurus)。

  不过新棘背龙的发现使这些食肉恐龙都只能相形见绌,败下阵来。经萨索分析,他找到的棘背龙身长17米,嘴巴有99厘米长,头部有1.75米长,体重7~9吨。此外,另一些科学家在摩洛哥也发现了一种棘背龙,其体形也极有可能超过霸王龙与南方巨兽龙。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格雷格·艾瑞克森表示在比较恐龙体形时,衡量的决定性尺度往往是体重而不是高度。体重是最好测量的,因为它可通过测量股骨周长而知,这一部位承载了动物的大部分重量。他表示新发现的棘背龙体形大得惊人,它很长,肯定也很重,超过了霸王龙及其他类似恐龙。

  化石显示这种超级食肉动物的主要食物是各种鱼类,用后肢行走,在它的背部有两米多长的脊骨,支撑起它有力的前肢,使它能更有效地捕食猎物。

  霸主地位不稳固

  “对恐龙体形的探索,部分原因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心。但是,身体的大小在恐龙以及各种生物的进化过程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在长期与恐龙打交道的古生物学家周忠和眼里,恐龙的体形是生物多样性的一个明显标志。

  周忠和强调,在过去几十年里数次出现恐龙体形霸主之争,恰恰说明了对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是研究生物演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研究当今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具有启示作用。

  有科学家曾经表示,将来发现更大的食肉类恐龙的可能性不大,因为现在发现的大型恐龙的体形已经超过食肉动物能够有效活动的极限。食肉恐龙身体太庞大就抓获不到猎物了。

  然而周忠和认为:“这种看法虽有一定的道理,但没有绝对的极限,类似此次所发现的新种棘背龙就又一次打破了这一极限。而究竟以后是否还会发现体形更为巨大的恐龙,现在还只是未知数。”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李健亚

  ■亮相

  “怪龙”

  棘背龙是非洲特有的恐龙,生活在白垩纪晚期。

  棘背龙的头部很大,有着一口锋利的牙齿,前臂比后腿要小一些。大部分时间棘背龙用两条腿走路和奔跑,不过它也能用四条腿行走。

  它的背部突起很多骨头,表皮覆盖在这些骨头上,看起来就像小船上扬着的帆。对于棘背龙背上的“帆”的功能,古生物学家的猜想是在异性面前炫耀,或是用来调节体温,也有可能是打斗的武器。

  ■探源

  体形庞大之谜

  霸王龙、棘背龙,它们的体形为何如此庞大?长期以来,进化生物学家对可能导致恐龙巨大体形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目前在科学界有以下几种假说。

  其中一种假说是“富氧说”,它将恐龙体重的剧增归因于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等因素。因为在白垩纪时代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从而导致植物产量也随之大增,食草恐龙便有了更多的养生之源,而体形庞大的兽脚亚目食肉恐龙就是以食草恐龙为食物的。

  2003年10月,美国学者提出了冷血说。此说认为,如果要使食肉恐龙繁衍生存,在其身体结构上必然会出现一些合理的先决条件。因此这些恐龙可能是冷血的。因为如果它们是温血动物,如此庞大的动物要保持恒常体温,需要异乎寻常的捕猎成功率。

  此外,研究人员还通过观察发现,食肉类动物比食草类动物活动范围更广,种群密度更低。对此,有关霸王龙起源的研究成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海水在距今大约6900万年以前退潮之后,可供居住的陆地面积增长了一倍,霸王龙的体重也迅速从之前的1-2吨高达到5.5吨。

    霸王龙

  身长:12-15米

  体重:6吨

  攻击武器:长达30公分的牙齿

  生活年代:6500万年前

  生活地区:主要在北美

    南方巨兽龙

  身长:14米

  体重:8吨

  攻击武器:20公分长的锯齿

  生活年代:9500万年前

  生活地区:阿根廷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