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朝霖指出,由于历史的变迁,工业社会发展,汉文化日益深入传播,水书赖以传承的社会生态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学习水书,研究队伍人员缺乏,水书传承人青黄不接。
潘朝霖说,由于水族文字的发展严重滞后于语言的发展,很多内容无法用文字记录传承,只好靠口传心授加以补充,尤其是水书的绝密部分和祝咒部分,使用时必须依靠有师承关系的水书先生。据水书所载相关条目,结合口传内容作出具体的分析判断、诠释与选择。水书文本,如果离开掌握它、传承它的水书先生,水书的卷本就失去了“灵魂”,而成为无生命的“标本”。
因此,一个水书先生,就是一座水族传统文化活生生的“图书馆”。一个水书先生离世,就是倒掉了一座无法再生的水书“图书馆”。抢救水书,如果不首先抢救水书先生,不解决水书传承断层问题,不解决水书传承的社会生态环境问题,水书的抢救工作也就失去了意义。
潘朝霖认为,水书是目前世界上完整地、活态地保存并应用至今的民族古老文字之一。我们要保护水书幼稚脆弱的文字体系,保护水书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水书传承的社会机制,以及保护传承人头脑中的知识和社会实践经验,保护文化的多样性。
水书是水族的独特文字,是世界上除东巴文之外又一存活的象形文字。去年底,水书入选文化部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