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这里的大杓鹬
上百种鸟儿飞行1周时间不远万里来这里“落脚”。
清晨数以万计的鸟儿在丹东鸭绿江口湿地自然保护区飞舞
渔民、大海和鸟群编织出美丽的画卷。
夕阳中在这里徘徊的鸟群。
丹东湿地是自然鸟类的天堂。
北国网讯 “沙欧翔集,锦鳞游泳”,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对飞鸟的一句精彩描写。“候鸟翔集,游人如织”,套用文豪的这句描写,是鸭绿江口湿地观鸟园的写照。
昨日,丹东东港市鸭绿江口湿地观鸟园5万只候鸟,向游人集体展示了它们在此地生活的壮观场面。“这些候鸟越冬在新西兰、澳大利亚一带,飞到西伯利亚一带繁殖后代,它们在东港停留,主要是补充食物,恢复体力。”东港市环保局环境科姜科长介绍说。“迁徙中,这些鸟类是一次性不间断飞行从越冬地飞到这里,直线距离大约在6500公里。但受天气等因素影响,它们实际飞行的距离大概在1万公里,飞行时间1周左右。期间它们(最大的4000克、最小的500克)不吃不喝,飞到东港湿地时体重将减少50%。所以,东港湿地对这些候鸟的生存十分重要,在东港的一个月左右,它们必须抓紧时间觅食,可以说,这里是它们的加油站,保护好这里,对这些候鸟的生存十分重要。”
每年,鸭绿江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支持50万只迁徙鸟类停歇,有240种,其中不乏黑嘴鸥等世界濒危鸟类。况且,观鸟园距离城市近,自然条件佳,已经成为世界最佳观鸟地之一。
来源: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