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西行 取经还是冒险
2007-04-29

中国虎“虎伍茨”和“麦当娜”在上海动物园

经过一年的留学,“国泰”和“希望”这两个小家伙已经取得了惊人的进步。中国国家林业局全国野生动植物研究与发展中心的副研究员陆军说:“‘国泰’和‘希望’一开始的时候拒绝走下习惯的水泥地面,也拒绝吃除了牛肉以外的任何食物。但是经过了半年多的野化训练,它们在今年7月25日的时候已经成功杀死了第一只野羚羊。”

    从"国泰"和"希望"两只小虎的状态看来,"拯救中国虎"的进展是令人满意的。因此,拯救中国虎国际基金会的负责人又筹备并实施了将"虎伍茨"和"麦当娜"送往非洲的活动。这一项目的直接目的是试图建立一种新的野生动物生态管理模式,最终能够实现拯救濒临灭绝的中国虎。

    将小虎送到非洲实行野化,出发点是好的,如果能够拯救濒临灭绝的野生中国虎的确是极大的好事,但其实"送虎西行"这一史无前例的颇具浪漫色彩的试验并没有得到所有人的支持,多方人士对此都保持自己的态度和看法。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是中国虎野化项目的参与机构之一。所长肖文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关于中国虎赴南非野化的争议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科学层面的,国内外一些专家认为,当前华南虎被证实的都生活在动物园中,近亲交配率高,已出现了一些基因缺陷的现象,因此,华南虎注定要灭绝,没有什么拯救办法。

    中国虎(又名华南虎,拉丁名: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是中国特有的虎亚种,为世界上所有其他老虎亚种的祖先,目前其野外数量不超过30只,养殖在中国动物园里的数量也仅有60只。“虎伍茨”和“麦当娜”的前辈们从上世纪50年代起就一直在动物园中生活。

中国虎“虎伍茨”和“麦当娜”登上“西行”的飞机

    此前国际上曾有专家称,这种比大熊猫还要稀少的虎种将在2010年灭绝,使得这一名列当今世界十大濒危动物之首的动物受到极大关注。

    国际动植物保护协会中国项目的负责人――来自美国的毕卫林先生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致力于中国野生动植物保护,他认为野化训练不是保护中国虎的当务之急。因为当这些小虎野化后回到中国,由于森林中缺乏有蹄类动物,恢复了野性的中国虎的生存同样面临危机。他强调必须搞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同时既要关注像中国虎这样的大型猫科动物,也不能忘记同样需要保护的小动物和植物,不是一个物种一个物种的保护,而应着眼于整个生态系统的完善。

    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的张立博士认为,尽可能地保护好报道有中国虎踪迹的山林,即保护好老虎原有的栖息地是拯救老虎首要的工作,即使那里最终没有虎的种群的恢复,对其他各种动物植物也是极好的机会,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全面恢复和重建。因为虎是旗舰动物,它们需要相当丰富的生物链作生存基础。被保护得很好的山林中自然会有豹子、野猪、羚羊、狼、豺、蛇、鸟等各种动物,这样丰富的动物群落才是虎的理想栖息地。

中国虎“虎伍茨”和“麦当娜”登上“西行”的飞机

老虎是生活在食物链顶端的一种动物,它关系到整个生物链的平衡。因此,保护老虎不单单是保护老虎这么一个物种的问题,而是保护整个食物链完整性的问题。所有大型猫科动物生存的地方,或者说大型食肉动物生存的地方,只要保护它,就是保护它所生存的这块土地。在野外,虎能够生存是因为有食草动物,如果没有食草动物,虎是没有办法生存的。而只有树多植被好,食草动物才会多,食草动物多了,大型食肉动物才会多。

    近年来,华南虎的濒危处境以及随之可能带来的生态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1998年,有关部门启动了总投资超过1亿元人民币在福建省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梅花山实施华南虎繁育野化工程。而"在华南虎主要分布区建立保护站,选择重要区域进行栖息地恢复和改善,建立食物链,促进隔离种群遗传联系,实现野外种群自然增长"等一系列措施也列入了政府规划。

    但是留给中国虎的时间越来越少了。中国国家林业局全国野生动植物研究与发展中心的副研究员陆军说:“目前中国还没有掌握虎的野化放归技术和方法,这制约了中国虎种群的恢复与发展。”

    2002年底,中国国家林业局全国野生动植物研究与发展中心与英国"拯救中国虎"国际联合会及南非中国虎项目中心,在此间共同签署了一项关于中国虎野外放归计划的协议。而利用南非的技术野化中国虎就是这个庞大的拯救计划的一部分。

    按照这个拯救计划,将有5到10只中国虎会接受野化训练。这些中国虎或那些将获得野外生存技巧的中国虎后代,将在2008年中国举办奥运会之际被重引入位于中国的中国虎先锋保留地。当这些虎正在南非训练捕猎的本领时,南非和中国的生态学家们已经于2003年开始着手准备这些中国虎未来在中国的新家,包括土地的考察,栖息地和猎物的恢复等等。那些完成野化训练并具有野外生存能力的中国虎,将被送到中国的实验性保留地。在那里,中国本土的野生动物将开创性地与华南虎一起野放。

中国虎在南非自由省老虎谷保护区的中国虎野化训练中心的野化模式

    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的一位官员说:"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野放计划,我们正在更大程度上给予像老虎这样的大型猫科动物一个生存的机会。"

    除了对野化训练的必要性各持己见外,争议相当多的矛头都指向了此次小虎西行取经的目的地——南非。

    肖文发说,争议的另一方面是社会层面的,社会上有人认为即使拯救也不能采取去南非的方式,因为非洲是没有老虎这个物种繁衍的,小虎能不能适应那里的环境是一个问题,即便是适应了,将来重引进回中国,能不能再适应中国的环境,其间会不会对南非或中国的生态带来破坏都存在风险,因此很有可能耗资巨大而又障碍重重。

    总部设在瑞士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生存委员会猫科动物专家组认为,由于中国虎不是草原动物,其种群已经很小,拿如此有限的种群到非洲的广袤草原进行训练,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此实行野化训练,似乎是在冒险。

    中国科学院动物所解焱博士表示,"送虎西行"需要巨额的资金支持,不如用这些经费加强老虎野生栖息地的保护和研究。他同时提出了疑问,即使一定要作野化训练,也要先选择地点进行全面评估,如果中国连野化的地方都没有,那么在非洲训练出来的老虎又放到哪里呢?

中国虎在南非自由省老虎谷保护区的中国虎野化训练中心的野化模式

肖文发认为,之所以有这些争论,一个原因是我们没有建立信心,只要我们采取行动,应该是有希望的。现在中国已经找不出这样一块合适的地方,而且中国人口众多,涉及到很多安置问题,难以在短时间内解决。相反,南非地广人稀,有成熟的生态旅游和保护的模式,不管是老虎还是保护区都值得学习。

    在南非,人们的方法是:从小虎(3-6个月)开始,让小虎把训练者当成它们的母亲或是师父,帮助小虎掌握狩猎经验。比如在虎的脖子上拴一条链子,带着虎从晚上居住的地方到狩猎的地方约50-60公顷,那里有很多野生动物。首先需要从3-6个月的小虎开始培养它和人接触的能力。小虎非常聪明,一旦它知道人不会对它造成威胁,它就很信任人,人才可以教它一些战略战术。接下来,当人带虎夜间出去狩猎的时候,一定要让虎知道:出了营地就是为了自己生存,捉不到食物就只能饿着。否则就无法让它把狩猎区与过宿区相区别。小虎在野外见到羚羊本能地就要追上去。但人不会马上让它去追,而是带着它跟踪羚羊。羚羊都是野生的,机警而敏捷。当遇到羚羊犹豫的时候,小虎必须学会如何把自己隐藏起来,等羚羊接近或者迂回接近羚羊,发起有效的攻击。在开始的时候,有时还要人为地制作一只假羚羊,包上羚羊皮,用车拉着,让小虎追逐,以训练小虎在追捕猎物时奔跑的技能。经过两年的试验,他们所野化的对象――两只孟加拉小虎目前已经能有效地把体形比较大的食草动物致于死地了。

    由人来教授捕猎技能的小虎,还不能直接野化放归,但它们可以独自教授其下一代如何捕猎。一般情况下要等到第二、第三代以后的老虎才能野外放生,而且第二代以后的小虎必须完全与人隔绝。因此,以同样方式对小虎进行野化训练的中国虎拯救计划将是长期的,持续的。

    对于将老虎这一物种引到非洲所带来的生物风险,肖文发不以为然。他说,在南非的中国虎野化基地是圈地建设,选择一个无人居住区域,周围用铁丝网拦起来,因此是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老虎在里面不会对外界产生影响。唯一有风险的是动物进出口的时候的生物安全问题,这主要靠检验检疫部门。

中国虎在南非自由省老虎谷保护区的中国虎野化训练中心的野化模式

    南非驻华使馆一秘罗希林(DUMISANI RASHELENG)对记者说,虽然非洲没有老虎,但豹子等和老虎一样同属猫科,而且捕食方式相同的动物在非洲很普遍。有史以来,特别是殖民历史以来,人类会把动物带到地球的任何地方,例如原来澳大利亚是没有羊的,后来人类带去了,现在生活得很好,因此只要有很好的保护措施,是不用担心中国虎会给南非带来什么不好的影响。 

    据他介绍,南非的生态环境保护经验很丰富,良好的生态系统本身就是最好的防范,在那里每一个物种都很强大,很独立。以前,一些濒危的野狗和豹子之类的动物也在这里野化成功,在南非众多的私立和国立动物园里有众多的动物。因此不用担心中国虎去了会造成什么影响。

    究竟是机会还是缺乏足够科学理论支撑的冒险行为,关于拯救中国虎计划的争论还在继续,最终结论只有在长时间观察后才能得出。不管怎样,对动物乃至整个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力量来支撑和实现。小虎西行,是对持续实施生态环境保护的漫长过程中一次全新的尝试,小虎和项目组最终能否成功取得"真经",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新华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