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美大熊猫“洞房照”曝光
2007-04-27

“白云”和“高高”的“洞房照”

  人民网4月25日讯 两只旅居美国圣迭戈动物园的中国大熊猫24日再度传来“恋歌”:它们提前数天自然交配成功,并有可能在今年夏天再度“添丁”。据悉,这对大熊猫夫妻分别是雄性的“高高”和雌性的“白云”,由于不断成功产下幼仔,它们已经成了当地媒体追捧的“大明星”和“英雄夫妻”。

  《洛杉矶时报》报道,2003年,“高高”和“白云”这一对中国国宝在美国动物园内首度自然交配成功,并于同年8月产下儿子“美生”。2005年,这对熊猫夫妻再次成功婚配,并顺利拥有了自己的女儿“素林”。这个熊猫组成的“四口之家”在美国绝无仅有,“白云”更堪称海外熊猫中的“英雄母亲”。

  据悉,由于雌性大熊猫每年只有两到三天的“发情期”,并在哺育幼仔期间“毫无情趣”,因此熊猫们自然交配和产仔的过程相当困难。“白云”和“高高”的夫妻生活问题也成了圣迭戈公众和大小媒体关注的热点。24日,“白云”提前发情,恰好“高高”当时正在附近活动,双方随之“一拍即合”。

  今年,圣迭戈动物园专门在互联网上为这对熊猫夫妻开设了“视频直播频道”,从而让外界能有机会同步观看它们“亲密接触的整个过程”。据介绍,“白云”的前夫“师师”因拒绝同“白云”交配而在2002年被遣送回国。1999年,“白云”曾通过人工受精怀孕,并且生下它和“师师”的女儿“华美”。

  圣迭戈动物园大熊猫“一家四口同堂”

  根据中美双方达成的“熊猫租赁协议”,小“华美”已经回国生活。在“新丈夫”“高高”登场后,“白云”也似乎找到了“感觉”,从此创造了旅美熊猫的高产纪录。有关方面表示,美国动物园租赁中国大熊猫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研究这种珍惜动物的繁殖过程,从而为保护大熊猫种群数量积累经验。

  圣迭戈动物园的饲养员介绍,除交配期外,雌雄大熊猫必须分别喂养,否则它们会不断互相撕咬对方。现在的“高高”和“白云”已经“结束蜜月”,重新进入“不相往来”状态。专家介绍,在交配成功的情况下,判断熊猫是否怀孕的工作非常困难。比如,“白云”都是在临产前数天才被最终“确诊有喜”。

  熊猫是美国动物园内最受欢迎的动物。拥有熊猫的美国动物园还包括位于华盛顿的国家动物园、亚特兰大动物园和孟菲斯动物园。其中,华盛顿国家动物园和亚特兰大动物园近年也有小熊猫宝宝“泰山”和“美兰”降生。不过,由于圣迭戈动物园里共有大小四头熊猫,因此堪称“美国之最”。

  为了让中国的大熊猫“吃好喝好”,美国动物园饲养人员煞费苦心。算上租赁熊猫的费用,这些国宝们在美国的开销非常惊人,但熊猫宝宝的降生同样能帮助动物园方面“招财进宝”。比如,自从“泰山”出生后,华盛顿动物园各种娱乐和纪念品的销售额大幅度增长,达到了每年数百万美元以上。熊猫在美国“养尊处优,待遇颇佳”

  由于美国同大熊猫在中国的栖息地环境大不相同,因此如何让这些“国宝”吃好喝好成为动物园方面最重要的任务。虽然旅居海外,但新鲜的竹子依然是熊猫们的“最爱”。美国境内共分布着200多种竹子,其中只有大约20种符合熊猫的“饮食习惯”。据悉,动物园每天都要为熊猫准备约100公斤鲜竹子。

  熊猫们胃口较“刁”,让这些家伙满意可不是容易的事情。有时,大熊猫可以连续数周很开心的咀嚼一种竹子,但它们却在突然间不再喜欢吃这种“主食”了。接下来,人们必须尽快决定,该给这些熊猫们吃点什么样的东西换一换口味呢?为防熊猫的食物被污染,动物园工作人员坚持用手锯切割竹子。

  据介绍,每天收获的竹子都要经消毒处理才能送到熊猫面前。同时,生长在公路主干线附近的竹子不能入选。另外,留下太多鸟类粪便的竹子也不会让熊猫“品尝”。至于喷洒过杀虫剂的竹子更是决不能让熊猫吃。那些熊猫们吃剩下的竹子也不会浪费,会被大象和猩猩“继续分享”。

  几十年前,中国大熊猫主要以国礼赠送、商业借展、科技交流合作等途径出国“小住”。如今大熊猫只剩下科技交流合作这一种出国渠道了, 它们的留洋期为10年。目前共有25只属于科研目的交流合作的“中国所有”大熊猫在海外生活(美国12只,日本8只),其中还包括 8只出生在境外的小宝宝。

“白云”在“假寐”

闲庭信步”的“高高”

来源:人民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