鳄鱼食人谁之过?
2007-04-24

    “食人鳄该不该杀?”成为争辩焦点,有网民指出惨剧背后暴露社会教育之失

    北海鳄鱼吞食九龄童惨剧发生以后,警方迅速采取了措施:重达150公斤的肇事湾鳄被迅速地射杀取证,“渔家庄”的经营者和受雇看护人员也被警方控制。就在人们对这一事件感到震惊,并对受害者表示同情的同时,事故“ 元凶”———鳄鱼的命运也成了网上激辩的焦点:肇事鳄鱼该不该杀?究竟谁该为这场本不该发生的惨剧负责?

    鳄鱼无罪?有人反对射杀“食人鳄”

    到昨晚21时30分为止,在著名的门户网站新浪网,关于“广西北海成群鳄鱼吞食一名小学生”的网友留言达到1599条,肇事鳄鱼的命运,成为一场网上大辩论的主题。

    ……支持射杀“食人鳄”的网友认为———

    “当牲畜威害人类生命安全时,就得死!”

    “小孩太惨了,活活被吃了,假设孩子是自己的,请问谁还说鳄鱼的命比人的命值钱吗?”

    “鳄鱼的命就是比人贱,将心比心,假如你孩子被吃了,你还会这么平静地说众生平等吗”

    ……反对射杀“食人鳄”的网友认为———

    “射杀鳄鱼没道理啊!”“鳄鱼不是人!它不知道人是不能吃的,吃了是要没命的,要不打死它也不敢吃人的!”

    “即使杀死全部的鳄鱼又有何用”……

    有网友提出:“不是没人同情小孩,同情有什么用?关键的问题是教育孩子们与动物保持距离,前不久不是老虎咬死了孩子吗?不能再让类似的情形再发生了”

    ……

    谁应担责?有人认为经营者没明显过错

    如果鳄鱼无罪,谁又应该对“鳄鱼吃人”事件负责?

    矛头指向被警方扣留的“渔家庄”的经营者和受雇请来的看护人员。有报道称,由于疏于管理,这个渔家庄的鳄鱼已经不是第一次闹出新闻了,2005年8月21日,此处的两条鳄鱼顺着水管跑到银滩海里与游客一起游泳,把一名南宁游客吓得不轻;此后不久,又有一条鳄鱼跑到附近的虾塘内,差点将养虾的渔民吃了。

    但有网友指出,鳄鱼两次外逃经营者确实有看管不善的直接责任,但从这一次事件来分析,经营者却没有明显过错。有网友提出:“不要说这一旅游景点已经废弃,即使是在动物园里也不太可能做到24小时分分钟监控,有两层围墙,又锁上了铁门、立上警示牌,已经算是尽到责任了。”

    尽管惨被鳄鱼吞食的9岁男孩值得同情,不少网友认为,对这一事件,攀爬铁门和围栏,又用弹弓射击鳄鱼,用木棍拨弄鳄鱼,更进一步跳进鳄鱼池内寻找鳄鱼蛋的孩子应付全责。

    但又有网友提出,孩子不懂事,调皮好动,即使是一时天性发作,也不应该承担这样惨烈的后果。

    教育之失?有人指出社会教育存在漏洞

    “游客对动物凶猛危险的一面有严重的认识误区。比如人见人爱的大熊猫,在动物园管理里也属于‘凶猛动物’,是不能随便亲近的。”广州一家动物园的黑熊饲养员阿威说。他自己就有体会———有一次,阿威带着自己饲养的黑熊结束表演正要回熊馆,结果园区里的一群游客女孩子看到就立刻围上来,隔着笼子对着小黑熊又摸又逗。“那一刻我真是吓得魂飞魄散。”阿威说,因为当时小黑熊没带嘴箍,一旦兽性发作后果不堪设想。“她们难道不知道,黑熊是吃肉的凶猛动物吗?”

    游客的“大意”其实反映的正是社会教育的漏洞,有网友认为:“这都是家长和老师的错,因为他们没有教育好孩子怎样远离危险。”而绿色环球21专家证书持有者、野生动物专家黄星海认为,人们对“动物凶猛”认识的缺乏则很大程度来自于商家出于追逐利益目的,对动物温柔可爱形象的片面突出。

    资深旅游界人士林先生介绍,在国外,一些野生动物园往往是科普教育的基地,动物园在让人们适当亲近动物的同时,也同时会教育人们充分认识一些动物的危险性,教育人们尊重动物。而国内的动物园在这一点上做得却很不够,他们为了吸引更多的客人,往往刻意淡化动物野性危险的一面,格外突出其温柔可爱的一面,甚至违背动物天性,人为地赋予一些凶猛动物很多人的情感,他认为,这种有失客观的引导其实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回放:鳄鱼食人过程

    时间:2007年4月20日傍晚

    地点:广西北海市北海银滩白虎头村“渔家庄”

    经过:

    1 鳄鱼池内有11条鳄鱼外有2道围墙并立警示牌。几名小学生放学后,攀爬铁门围栏进入鳄鱼池

    2 学生用弹弓射击鳄鱼,并拿木棍拨弄 刘某跳入池内水泥斜坡旁草丛寻找鳄鱼蛋

    3 刘某被鳄鱼咬住衣服拖进池内吞食

    ■链接:动物伤人事件

    ■2007年2月22日下午,在昆明圆通山动物园,一名6岁女孩在与老虎合影时,被兽性大发的老虎咬伤,后经抢救无效身亡。

    ■2005年8月10日,赠台大熊猫优选工作在四川卧龙正式启动,一位来自某网站的女记者,在翻越安全栏与笼子里面的一只5岁的成年大熊猫近距离合影时,被大熊猫突然扯住撕咬,其左手一大块肉被活生生地撕咬下来。

    ■2001年10月6日,武汉森林野生动物园一只非洲雄狮突然向游客发起攻击,致使一对母子重伤。该动物园向野生动物保护部门申请,要求击毙这只伤人的雄狮。后来由于舆论反对,受害者母子也不同意击毙这只狮子,后改判终身监禁。2003年,该动物园再发生惨剧,一名年仅24岁的饲养员被两只母狮咬死。

    ■2004年5月4日,同样在这家动物园再次发生狮子伤人事件,一头不到一岁的小狮子咬伤一名10岁女童。

2006年8月29日11时,广州白云区石井路潭村一条私人养的小鳄鱼跑了出来,清洁工发现后立即组织抓捕,到下午6时终于在一条河里抓住这条小鳄鱼

    广州也有鳄鱼伤人隐患

    公园鳄鱼管理较严密,但酒楼食肆管理有漏洞,出现几次鳄鱼外逃事件

    本报讯  记者许静、杨桂荣报道:发生在广西北海的鳄鱼吞食九龄童事件让人触目惊心。联想到去年8月30日,一条小鳄鱼曾出现在白云区石井河,今年3月14日,杨箕涌被发现有死鳄鱼, 不由让人意识到,广州也有鳄鱼伤人隐患。它们从哪里来?经记者调查了解,目前广州观赏用鳄鱼管理相对比较严密,而一些出售鳄鱼肉的酒楼食肆则存在不少管理漏洞。

    动物园:游客不能入内挑逗鳄鱼

    位于番禺大石的广州鳄鱼公园是世界最大的鳄鱼公园———它拥有鳄鱼10万余条,占全国鳄鱼总量的70%以上。据鳄鱼公园有关负责人表示,尽管数量巨大,但园中鳄鱼没有逃走的机会。

    据介绍,展览区的鳄鱼有的用玻璃围墙与游人严格隔开,有的则用栏杆严密防护。他介绍,比如“钓鳄鱼”景点,除了正常围栏以外,还特别设计外飘栏杆,防止游客不慎跌落或翻越围栏。这位负责人表示,除了展览鳄鱼以外,公园的鳄鱼养殖场虽然与游客区隔开,但防护措施也相当严密,设有2米高的防护网。为了防止有打洞习惯的扬子鳄“遁地”逃走,对扬子鳄养殖区,园区还对池底加铺水泥进行特别处理。

    广州市动物园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园两栖爬行馆盘龙苑现展出成体扬子鳄5条、湾鳄4条,另有去年刚繁殖的扬子鳄宝宝8条在育幼箱暂不对外展览。鳄鱼展馆以4米高的间隔隔开游客,游客不可能进入或发生投喂、挑逗鳄鱼等行为,加上有饲养员定点值班观察,从来没有出现过安全事故。

    酒楼:生猛鳄鱼摆在厅堂

    “生当鳄鱼,掌、腩189元一斤,鳄鱼肉169元一斤。”昨天晚上,海珠广场东江海鲜酒楼以新鲜带血的鳄鱼肉招徕食客,因据传有补气养血、润肺养颜和平喘止咳的功效,鳄鱼肉近来在餐厅酒楼备受欢迎。记者了解到,目前广州有不少酒楼如东江海鲜、顺景海鲜、四海一家等餐厅都以鳄鱼肉作为招徕食客的一大卖点。由于鳄鱼本身不须经常饲喂,为了保证鲜活,不少酒家往往采购的就是生猛鲜活的鳄鱼。记者留意到,这些鳄鱼往往用铁丝缠住嘴巴关在铁笼里,四肢往往可以自由活动,这些铁笼有时就摆在酒楼厅堂。

    “有好几次鳄鱼外逃事件都是在酒楼运输途中发生的。”据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知情人士表示,这位人士在广州就已经参加过三四次外逃鳄鱼的抓捕活动,他告诉记者,这些鳄鱼多是在从货场运往酒楼的过程中逃走的,“往往是因为四肢没有捆住,有时是因为箱子没有封好,总之漏洞很多”。

    专家:市民不要自行捕捉

    据了解,鳄鱼属于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二中的保护动物,必须获得省级以上有关部门颁发的“水生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许可证”才能销售,并且从正规渠道进货的鳄鱼都会挂上“经营利用管理专用标识”。记者从渔政部门了解到,经营这一野生保护动物的特许经营证必须由省有关单位颁发,而且“门槛相当高”,目前广州大部分海鲜酒楼经营的鳄鱼肉都是非法来自“地下渠道”,缺乏有效监管,安全问题自然也漏洞百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第30条,违反野生动物保护法规,未取得驯养繁殖许可证或者超越驯养繁殖许可证规定范围,驯养繁殖国家重点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的,由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3000元以下的罚款。

    针对近年来广州多次发生鳄鱼出逃事件,广州市一动物园的鳄鱼专家提醒市民:鳄鱼攻击性比较强,市民如果遇到,千万不要自行捕捉,要立即向水生动物救护中心、渔政等有关部门报告,由专家处理。

来源:金羊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