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要掩鼻,洗手手起泡;灌溉苗枯黄,养鱼鱼死光……云梦县军港、西大渠、中大渠沿线两万余农民呼吁——
说话要掩鼻,洗手手起泡,灌溉苗枯黄,养鱼鱼死光……在云梦隔蒲潭镇等几个乡镇,一条“毒龙”正威胁着当地2万余名居民的饮水和生活生产安全。
16日,记者一行在老乡的指引下,来到西大渠。还没走近渠堤,一股浓浓的臭味就扑鼻而来。踏上渠堤,整渠的黑水让记者惊异这是不是一渠“墨汁”?
如墨汁般的渠水。
记者一行所停留的位置是隔蒲潭镇铁塔村8组。现年72岁的村民郑金山告诉记者,80年代建渠以来,渠道里的水就一直是他们生活生产用水的主要来源,原来渠中可以养鱼养鸭,渠水也可以灌溉庄稼。但从2000年始,渠里的水开始变浊,并慢慢发黑,散发出浓烈的臭味。渠里的鱼虾很快就死光了。而用渠水灌溉的秧苗和稻子,要么枯死,要么绝收。就是在渠道里洗个手,也冷不丁会染上奇痒难忍的皮肤病。去年10月份,他就是因为在渠里洗了一下手,染上了这种皮肤病。
在渠里洗手染上皮肤病。
郑金山说,他原来在县建筑公司上班,身体一直很好,就是1999年退休回来,常年闻渠道里的臭味,身体慢慢垮下去了。他说,村里不少人因饮用渠道里的水或渠边的井水,而患上了肠癌或胃癌,像他这样年纪的人在村里已经算是高寿了。
村民褚运莲今年58岁,在场村民都证实她原来身体非常好,但如今患肺结核已有4年多了,去年10月21日还因吐血不止住院。
位于渠边的铁塔村卫生室医师郑木来告诉记者,自渠水变质以来,村里患皮肤病、莫名呕吐病症的病人增多,尤其是夏天,每天都有类似中毒的症状病人前来就诊。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和西大渠平行的中大渠原本没有受到什么污染。但就在去年,为了引水抗旱,该渠引入了西大渠的渠水,结果沿线居住的陈大银、安天华等5位农民养殖的2万多只鸭子和近10亩的鱼池全部遭殃,鸭子和鱼死得一只(条)不剩。
2004年4月,隔蒲潭镇政府曾组织调查组专门做了一份调查报告呈给县委县政府。报告显示,“西大渠流经该镇约13公里,流经镇区11个村,由于常年废水排放,西大渠平均积淤2.5米,地表地面水质发生质变,达不到人畜饮用标准,共约1.5万人饮用不到清洁的河水,2.18万亩耕地被污染。2001年至2004年3年间,西大渠沿线11各村共有322人因渠水污染,患有皮肤、乙肝、甲亢、肠癌等疾病,其中72人因患癌症而死。空气质量差,紧靠西大渠居住的群众总是紧闭大门,不少农民欲整体搬迁……”
调查举例说,灯塔村10组农民陈炳生,一家3口都有肠癌,2001年其父陈友松和其弟均因肠癌而死,他也同样患上了肠癌。当地人告诉记者,他已经病入膏肓。
该调查建议县委县政府投入资金打农用机井,解决农田灌溉和人畜饮水问题,并从根本上解决西大渠的污染问题。
采访过程中,闻讯赶来反映鸭苗和鱼苗毒死问题的陈咬银为了让记者见识渠水的毒性,不顾危险地下去取了一些渠水的样品上来,但很快他的双手开始起水泡。在渠堤旁居住的一户姓田的人家,记者看到她家的水井抽上来的水必须要放到一个装满沙子的滤水池中过滤才能吃。主人告诉记者,即使经过这样的土法过滤了,煮出来的开水还是一圈红锈,“很难闻”。
取渠水样双手沾水就起水泡。
水井抽上来的水必须要放到一个装满沙子的滤水池中过滤。
源头在哪里?昨日,记者沿着“毒龙”的走向,逆行到城关汉十高速入口附近,终于找到汩汩冒气、黑水横流的源头。排污处,水色泾渭分明。据知情人透露,这个排污口就是约50米开外的杜邦云梦蛋白有限公司的。
排污处水色泾渭分明。
来源:荆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