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警示:人类可能面临第六次物种大灭绝
2007-04-21

    新华网武汉4月20日电(记者廖君、王敏)日前在武汉开幕的第三届世界植物园大会上,与会国内外专家都发出警示,人类应重新审视自身活动,如果再不采取有效措施缓解环境的日趋恶化,人类有可能很快迎来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危机。

    研究资料表明,地球生命演化中经历过五次大规模的物种灭绝。尽管具体原因众说纷纭,但可以肯定自然因素是原因之一。第五次物种大灭绝发生在距今6500万年前,这种灭绝使恐龙消失,哺乳动物出现。专家研究后发现,每次灭绝都造成超过一半的物种消失,经历灭绝危机后的地球需要经过一千万年才能恢复元气。

    与会专家表示,即将面临的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是现代人类真正经历的第一次物种大灭绝。植物园保护国际秘书长莎瑞·欧菲德告诉记者,第六次物种大灭绝由人类活动引发,具体表现为:植物生存环境被破坏、气候变化、外来物种入侵、自然资源过度使用和污染等因素,造成许多物种灭绝或濒临灭绝。

    美国密苏里植物园主任彼得·雷文说:“到本世纪末,预计全球变暖会导致1/2的植物面临生存威胁,超过2/3的维管植物可能完全消失。”他说,如果本世纪末全球气温上升5摄氏度,这一因素与植物保护地被破坏等人为因素叠加在一起,必然会导致地球上的物种大规模灭绝。

    专家警示,人类应尽快认识到这一现状,面对可能来临的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提高公众保护意识,采取保护措施保护物种多样性,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避免人类受到自然灾害的侵扰。

 

来源:新华网

相关文章:

世界植物园大会在汉开幕 专家纵论全球植物未来(图)

 

大会现场。

与会外国代表认真聆听大会讲话。

●专家称:华中地区是中国植物资源的核心地带    ●植物保护国际将在中国设办公室,可能落户武汉

 世界植物园大会在汉开幕 携手护植物就是保护人类

荆楚网消息(楚天金报)(记者胡彩丽 于丽娟 刘蔚丹 万多 通讯员 蒋厚泉 刘颖 实习生 杨曼丽)昨日,第三届世界植物园大会在武汉科技会展中心开幕。 来自世界89个国家和地区的726名境外植物、园艺专家,以及252名中国国内代表,将围绕《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植物园的作用》这一主题,展开深入交流。在植物物种以高于自然消亡1000倍的速度灭绝的背景下,保护和有效利用植物资源,成为维护人类生存环境的神圣使命。

  植物保护国际主席琼·沃姆斯莉表示,地球面临的生物多样性危机是人类自己造成的。为了孩子们的未来,必须减少有害物质排放,确保生物资源能够支撑这个脆弱的星球。

省长罗清泉致词说,湖北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为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作出应有的贡献。

    图片说明:4月16日,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理事会主席琼·沃姆斯利在大会开幕式上致辞。新华社记者 程敏摄

      国际植物园联盟(BGCI)秘书长莎瑞·欧菲德表示,在5天的会议中,专家们将通过回顾世界各大植物园履行《全球植物园2010年目标》所取得的成就,推动《全球植物保护战略》在全球实施,同时为全球植物园界在2007年—2010年的工作提供框架和指导作用。

    据悉,中国政府相关部门根据《全球植物保护战略》16项措施制定的《中国植物保护策略》也将在本次大会上予以发布。

为什么一定要保护植物

“既然地球上有30万-45万种高等植物,物种减少不正说明优胜劣汰吗?恐龙灭绝了也没怎么样!”会议召开前,有普通市民问。

参加第三届世界植物园大会的专家们,正为植物灭绝速度加速而忧思时,却也发现并非所有人都认同植物保护这一观念。

“植物活得好,人,才能活得好。”美国密苏里植物园主任说,植物可净化空气、水域和土壤,其优化环境的功能得到公认。但别忘记植物在生物链最底层,植物的生存影响到动物,植物和动物又直接影响到人类,破化其中任何一环都会破坏生态平衡。可以说,植物的生存环境,就是人类的生存环境。如果植物都灭绝了,人类也将难以生存。            <全文>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