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靠山吃山到靠污染吃污染
2007-04-20

从靠山吃山到靠污染吃污染

严循东  2007年4月19日

有人说,这是一个表演的年代,在舞台上,明星们会表演,在商场中,商人们也在表演。随着时代的发展,表演有了新的版本——治污表演。4月14日央视《经济半小时》播出节目《山西平陆:节能减排在“表演”》,节目揭示山西平陆一批早就该被取缔的高耗能企业,当地政府在收取污染企业环保押金后允许其继续生产。节能减排在平陆沦为一场表演

我们应该承认,当地政府对污染企业以及他们所造成的污染动过真格。从当地下发的红头文件中可以看到,当地政府对污染企业动用了各种手段,限期整改、停产停建直至强制拆除。然而,政府一轮轮打击过后,土炼炉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越治越多,治污成了一场停不下来的拉锯战。缘何如此?是因为当地政府根本就没想把污染企业真正关停,他们纯粹为了应付上级,表演给上级、社会看。再细细分析,是因为当地政府在“靠污染吃污染”

当地政府是如何“吃污染”的,我们不妨细作分析。

允许污染企业存在,能增加地方GDP,能增添地方官员的政绩,此为其一其二则是财政。据悉,当初产业刚发展时,非法铝石炉支撑起来的产业链条,给平陆县增加了一半的财政收入。而现在,由于平陆县的铝石炉没有一家通过环评,因此,非法铝石炉一旦全面取缔,那么,平陆县将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将可能损失五六千万元。其三则为个人私利。调查中记者发现,为了保住依靠非法铝石炉建立起来的产业链,平陆县开始向本应淘汰或取缔的非法企业收取一到两万元不等的环保押金。这里,收谁不收谁,收多少,无疑有个人裁量权,这其中也就存在污染的可能。由此可见,污染企业如一块“唐僧肉”,存在着,地方政府、具体官员、企业主三赢(但环境受伤);而关停了,则三败(但环境得益)。企业主发矿财,地方政府、个别官员则“吃污染”,这才是治污沦为表演的根本原因所在。

在今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对两个数字表示非常遗憾:“全国没有实现年初确定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2%的目标。”如何让总理不再遗憾,必须切断“靠污染吃污染”的途径,端正科学发展观,让某些官员为纵容污染、“吃污染”付出沉重代价

 
博客网版权所有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