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网消息(记者李咏通讯员莫难袁蓓)日前,青山区绿景苑社区请来区环保局负责人,为居民举办节能环保知识讲座。这是该社区今年开展“节能环保进家庭”主题实践活动的内容之一。
绿景苑小区是国家级康居住宅示范小区、市节能示范小区和绿色小区,采用了63项节 能新技术。其垃圾分类处理、污水循环利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路灯等设施完备,曾受到国家领导人赞许。
如何引导居民家庭节能?今年1月,社区向住户征集节能小窍门,编印成《家庭节能环保百招》发到每个家庭。翻开小册子,“节约金点子”全是顺口溜,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比如:灯泡换成节能灯,用电能省近八成;无人房间灯不亮,人走灯灭成习惯。《家庭节能环保百招》分别介绍了节水、节电、节气、节油方面的环保小知识。
居民争当节能环保模范。70多岁的汤殿卿婆婆,大儿子在美国,小儿子在武钢,家境优越,但其生活相当“抠门”:洗手间常备有好几个桶盆,洗衣服的水留下来冲厕所、洗拖把,最后一次清洗衣服的水留下来作为下次洗衣服的头道用水;夏天洗衣,让洗衣机以快速洗,省去了一道程序。73岁的艾莲香婆婆用淘米水洗碗、浇花,还利用废毛线、废布料制作袜子、手套和拖鞋,家里人全用她制作的物品,还把拖鞋免费送给社区的老年人。18号楼的赵群英为“百招”出了许多好点子,她从来都是人走灯灭,家中的电器不用时都拔出插头,夏天有客人来才开一会空调,连最热的晚上也只是在洗澡前开1个小时空调。她说,原来在别处住小房子,夏季最高峰时每月电费300多元;搬到绿景苑后房子大了,电费却降到100多元。“除了墙体隔热的原因外,关键还是要有节能意识。”她说。
如今,不用一次性筷子和纸杯、买菜拎菜篮、剩菜打包,这些节约环保的例子在绿景苑社区司空见惯。
来源: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