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决策者探讨长江可持续发展策略
严循东 2007年4月18日
在长沙举办的第二届长江论坛上,央视《中国法治报道》栏目组在会场设置了一个临时演播室,邀请了十位政府决策者,为国家的减排降耗和长江的可持续发展搜寻良策,为参加论坛的各省传递成功经验。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披露了我国下一步流域立法的方向。全国人大将进一步就水网建设、江湖沟通、流域管理方面的立法问题进行研究。蒋正华表示:如果长江成为一个排污沟那将是我们民族的灾难,所以必须确保我国“十一五”规划减排目标的实现。目前已有许多措施已在实施当中,不一定能马上看到成效,相信经过三、五年后一定能达到治理污染、保护生态、节约能源的目的。蒋正华还表达了他对长江的祝福:“愿长江永远成为一条美丽的母亲河,为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的幸福生活提供保障”。
对于长江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利部部长汪恕诚则明确表示,如不节制对长江水能开发,长江会成为一个个静止的水库群,最终造成生态破坏、回游生物的灭亡。所以必须找到长江可持续发展与开发利用之间的平衡点,这个平衡点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点。他说,长江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的方案仍在制定当中,但是总体指导思想是非常明确的,虽然还有空间,但还是“保守一点好”。
湖南省省长周强直言2006年,湖南省没有完成国家下达的两个约束性指标,今年一定要完成指标任务,只有完成指标才能够将减排降耗落到实处,而不成为一句口号。他强调,维护健康长江保持可持续发展需要官员转变发展观和政绩观。地方官员要充分考虑本地区的长远发展,不能为了眼前利益,局部利益,而牺牲环境、牺牲长远利益、牺牲整体利益为代价。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李干杰表示,为落实减排任务的完成,将由过去实施的单纯行政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的办法来解决环境问题。
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蔡其华表示,长江绝不能走莱茵河,泰晤士河那样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蔡其华主任表示,作为世界第三大河的长江由于水量充沛,自净能力相对较强。但是,不能因为长江自身免疫力强,就可以过度、无序的开发。在对长江水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同时,必须要在保护长江与开发利用长江这一矛盾中寻找和谐点,构建出一套科学、系统的健康长江指标体系。按照计划,到2030年,在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水资源需求的同时,长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将被严格控制在25%以下,为健康长江构建一个和谐的发展空间。
湖南、重庆、湖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沿江省市领导也分别就各省的污染物减排问题接受了撒贝宁的采访。关于国家“十一五”减排计划任务,省长们坦言,完成国家两项约束性指标有压力但更有信心,各省已经制定了措施,并略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