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已成为越来越多专家关注的话题,如何在这种环境下有效开展植物保护?
设想一下这样的场景:我们的生活中植物越来越少,走在路上没有树阴,回到家中吃不到水果,只能依靠服
这种情况,或许50年甚至30年之后就会出现。
昨日,西班牙国家植物园协会主席布朗威尔在世界植物园大会的报告中提出,全球变暖对植物的威胁正在不断加大。
对武汉市民而言,这种威胁似乎还很远。而在哥斯达黎加,因为气候变暖,金蟾蜍已经灭绝;苏格兰大山雀和墨西哥松鸦繁殖期提前;整个欧洲范围内的蝴蝶都在向北迁徙;北极冰层加快融化,北极熊不得不到更远处觅食,长途跋涉让它们筋疲力尽,有的淹死在海里。
内蒙古气象台曾表示,年平均温度增加1℃,大于10℃积温的持续日数全国平均可延长15天左右,冬小麦的安全种植北界将由目前的长城一线北移到沈阳、包头、乌鲁木齐一线。
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是植物保护必须面对的问题。
“人类食用一定数量的肉,就相当于食用了10倍数量的植物”,美国密苏里植物园主任彼得·雷文说,地球上有60多亿人口,当我们都能在做任何事情时想到植物保护,我们离目标才会越来越近。
建立自然保护区、植物园和种子银行也是有效的方法。但目前看来,即使我们将植物的种子保存起来,随着气候的变化,植物本身也发生了变化,我们所保存下来的种子和植物也会有区别。
提高植物保护的科技含量,是目前专家们积极研究的保护方式。彼得·雷文说,此外还要用科技手段找到能源的代替品。
来源: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