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旧版
|
设为首页
要闻
视点
观察
专题
机构
培训
教育
助残
环境
动保
低碳
能源
智库
明星
城市
企业
行动
西双版纳“万年白猴”迟暮绝后
2007-04-14
西双版纳“万年白猴”迟暮绝后
2007年04月13日 13时17分15秒
两代联姻曾引世人关注
刚刚出生的珍珍
进入迟暮之年的珍珍面临绝后之痛
大多时候,珍珍连饲养员也不愿意搭理
体形与正常猕猴无异,但却通体雪白,被称为“万年白猴”的白化猕猴,无论在自然界还是学术界都显得弥足珍贵。目前在西双版纳勐泐文化园生活着的一只进入迟暮之年的白猴“珍珍”,是中国第一只人工繁殖饲养的白化猕猴。如今,白猴“珍珍”,一直在版纳孤独地承受着绝后的痛苦。
通体白色的猕猴出现的几率是十万分之一
20年前,中国科学院专家曾经想以“珍珍”的父亲野生白猴“南南”和台湾的白猴“美迪”联姻但未果,10多年前,专家再次将“珍珍”与湖南常德的白猴“康康”配对成功,两次白猴的联姻活动,都曾经引起世人的高度关注,遗憾的是,成功联姻后的“康康”身患食道癌早逝,“珍珍”也因先天性输卵管堵塞而功亏一篑。
种群来自丽江永胜
据勐泐文化园内云南灵长类动物试验中心的科研人员介绍,中国古代曾经流传着“万年白猴”的说法,认为白猴是稀世珍物,甚至想当然地误认白猴就是可以号令群猴的“猴王”。经科学研究,其实白猴就是猕猴基因突变引起遗传疾病而白化的产物,不过由于灵长类动物的基因突变率为十万分之一左右,所以,大约十万只猕猴中间,才有可能出现一只白猴。
由于这种白化的猕猴一出生,就会引起不明究竟的猴群惊慌,甚至遭到猴群遗弃,再加上白化后失去了保护色,很容易受到天敌的攻击,因此人们很少能够在野外看到白猴。
1979年6月,丽江永胜县大安乡小湾村村长和生慧到瀑布去洗澡时,发现山上的猴群里有一只白猴。后来,这只白猴跑到五郎河大峡谷对面松坪乡的永红村被人抓到,几经辗转,1980年被送到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驯养研究,并取名为“南南”。
由于“南南”是雄性白猴,研究所的专家挑选了4只雌性猕猴与之群居,中国第一只人工繁殖的白猴“珍珍”也随即诞生。
父辈联姻情牵两岸
勐泐文化园总经理郝玉寿说,我国最早发现白猴的记录是1969年湖南的石门县,但只是在森林中看到一眼而已。8年后,台湾媒体于1977年11月报道,在台湾花莲县发现一只雌性白猴,被一位高山族男子抓到后以1万台币的价格抱着叫卖,后来,四易其主后被一位商人以50万新台币的价格所得,并取了一个名字叫“美迪”。
1980年,“美迪”的主人在报纸上公开向全世界为“美迪”征婚,当时,大陆的一些报刊也刊登了这条“罕见白猴面临繁殖烦恼”的消息。
台湾传出消息为白猴“美迪”征婚的时候,“南南”被捐献给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海峡两岸两只单身白猴一雄一雌,均尚未“婚配”,一旦两者结合,这将对生物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一个绝佳的机会。当时,一些人士纷纷为此奔忙,但此段姻缘最终搁浅。不得以,动物学家们还是用3只普通的雌性猕猴与“南南”婚配,最终于1988年7月2日产下了国内外第一只人工培养的雌性白猴“珍珍”。
婚配成功却遗憾收场
“珍珍”出生时,体重不到500克,尽管父母的毛发大相径庭,但都对“珍珍”宠爱有加,而此时“珍珍”却只会含着母亲的乳头呼呼大睡。
6年后的1994年,科学家们为进入妙龄的“珍珍”发出“征婚”消息,较为幸运的是很快就打听到湖南承德正好有一只雄性单身白猴“康康”。经昆明动物研究所和承德动物园多次协商,双方同意由昆明动物研究所提供一对绿孔雀、两对白腹锦鸡、3对小懒猴交换白猴“康康”。两只白猴终于喜结良缘。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虽然成就两只稀世白猴的姻缘,但却由于“珍珍”先天性输卵管堵塞,一段美好姻缘并没有开花结果。1997年,转到西双版纳勐泐文化园内的云南灵长类动物试验中心后,来自湖南的白猴“康康”身患食道癌死去。
孤独抑郁度过余生
记者来到白猴“珍珍”独居的猴馆,看到体形比一般猕猴大一些的“珍珍”正懒洋洋地蹲在空中的支架上养神。如今的白猴“珍珍”除了眼睛、臀部和乳头为红色外,全身都是雪白,虽然行走依然灵活自如,但精神状态明显不佳。看到有人靠近时,还显得有些暴躁,不停地向拍照的记者龇牙咧嘴地作出驱赶的动作,饲养员将平时其最喜食的香蕉送到面前,方才伸手接过去慢慢地吃了起来。
科研人员告诉记者说,一般猕猴的寿命是30多岁,白猴“珍珍”虽然现在才满19岁,但是由于配偶死亡后其一直郁郁寡欢,显得有些消沉,感觉已经进入了迟暮之年。但每年一到发情的季节,“珍珍”若听到有人靠近依然还会趴下将臀部抬高。这就是典型地向异性发出求偶信号的动作。过去饲养人员也曾经将普通的雄性猕猴与“珍珍”安置在一起,但却发生打斗,“珍珍”怎么也不愿与普通猕猴进行交配。
“在未来的岁月里,中国第一只人工培养的白猴珍珍,只有在孤独中走完自己的一生了。”科研人员说,遗憾的是“康康”和“珍珍”两只国内被人工驯养的白猴均未能留下后代。 戴振华 (春城晚报)
来源:云南日报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
相关新闻
旅美大熊猫乐乐离世,丫丫皮包骨,我
流浪猫旺仔和桃子的故事:万家灯火,
两岁金毛眼睛被挖遭多次遗弃后离世:
南京红山动物园又双叒叕穷得揭不开锅
35万一只小熊猫,都是可爱惹的祸?
爱心行动
成都彭州市仁爱志愿者:第一批40余吨
新雷锋青年志愿者协会:结核宣传落实
新湾镇志愿者应急救援队:暴雪“五必
湖北武当山消防救援大队筑牢冬季“防
一元罐爱孩子成长
旅美大熊猫乐乐离世,丫丫皮包骨,
流浪猫旺仔和桃子的故事:万家灯火
两岁金毛眼睛被挖遭多次遗弃后离世
共
0
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公益访谈
公益中国网创始人王生成:公益和慈善急需进一步
【SRC·2022】公益中国网负责人曹胜利:公益,
【SRC·2022】北工商郭毅教授:以负责任的企业
【SRC·2022】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SRC·2022】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会长黄速建:
【SRC·2022】全球报告倡议组织董事吕建中:低
【SRC·2022】原农业部副部长刘坚:勇担社会责
聋人律师谭婷:让法治之光点亮无声世界
董强:社会组织进入乡村服务乡村迎来时代机遇
金锦萍:互联网公益的共生共创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