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权制度改革,调动群众积极性
1995年,鄢陵县柏梁镇在我市率先试行了以宜林荒地使用权拍卖为代表的集体林林权制度改革。从此,我市林业开始了农田林网大户承包———宜林荒山拍卖———非公有制造林蓬勃发展的探索历程,极大地调动了群众发展林业生产的积极性,有效地解决了栽植和管护脱节的问题。
我市还制定了对林业实行长期限、低利息信贷扶持政策,并给予一定的财政贴息。有关金融机构对个人造林育林放宽贷款条件,扩大面向农户和林业职工的小额贷款和联保贷款。林业经营者可依法以林木、林地使用权作为抵押申请贷款。
■ 义务植树,播撒更多绿色
“请问市区哪里可供市民义务植树?”植树节前,本报接到市民苏先生的咨询电话。
近年来,伴随着我市创建工作的开展,许多市民目睹了许昌越来越美,便逐渐产生了为扮靓许昌出份力的想法。
早在2001年,市政府就发布了《关于捐建认养城市公共绿地的公告》,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发出了《绿化倡议书》。目前,全市共有2660个单位和个人相继认养、认建绿地12处,面积达16公顷,植纪念树18730株,个人认养树16870株。
此外,每年植树节期间,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四大班子主要领导还带领全市各机关、企事业单位近万名干部、职工参加义务植树活动。2006年植树节,全市超过281万人次进行义务植树,植树1105余万株,植树成活率达95%。
国家森林城市考察组4月6日、7日对许昌进行了两天的实地察看,考察组成员很有感触地表示:许昌的“创森”工作不仅将一棵有形的树种在了这片热土上,更将一棵无形的树种在了老百姓的心中。
■ 企业经营,让空闲地绿起来
4月6日,记者来到位于市区瑞贝卡大道与学院路交会处的大正游园。在这个占地面积仅为20亩的游园内,竟然种有枇杷、合欢、元宝柳等50余种绿色植物,再配上曲径通幽的长廊、造型别致的花架和凉亭,让人觉得仿佛走进了一个形态各异、色彩丰富的森林式植物景区。
据介绍,大正游园是许昌县人民政府采用出让冠名权的方式,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兴建的公益性生态游园。兴建前,此处为一个大土坑,堆满了各种垃圾。2006年12月8日河南大正房地产开 发有限公司在此开工后,已完成土方回填3.5万立方米,栽种各种乔木、灌木2万余株,水、电、路、广场等已完工,园内花架、四角凉亭、树桩、凳子等设施已基本完成。2007年3月31日,大正游园竣工后,管理权、经营权交由河南大正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真正体现了“谁投资,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
近年来,我市按照国家森林城市的创建标准,以“规划建绿、见缝插绿、协力植绿”为指导,不断健全经营城市机制,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绿化建设,有力地解决了资金不足的问题。除大正游园外,梦江南游园、南湖游园等也是利用社会资金建设的。
来源:许昌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