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解决中国严峻环境问题的动力来自于公众
2007-04-07

解决中国严峻环境问题的动力来自于公众

严循东  2007年4月7日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会长潘岳,于3月31日带数十名文化界名人到北京八达岭长城脚下植树,建“环保公益日纪念林”。 但没想到突如其来的沙尘暴搅乱了整个会场气氛。潘岳站在漫天飞舞的黄沙中说,解决中国严峻环境问题的最终动力来自于公众,公众应该充分行使宪法赋予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对各类环保公共事务进行深度参与

公民对环保公共事务的深度参与,是指最具社会责任感、最有能力表达诉求、最会行使权利的高层次参与方式。要求广大群众知情必报、大胆参与、热情表达及全面的监督。那么如何最大程度地实现这种深度参与,以获得最佳的成果?

要获得公民对环保公共事务的深度参与,我们则必须充分利用我们现有的资源和能力,我认为可从下面入手,发动广大群众,务实解决好身边的污染。这样方能解决中国严峻环境问题。

一、发挥公众的监督和举报的力量

任何污染源的出现,都不会是悄无声息地,既使有某些官员或执法人员充当他们的“保护伞”, 或许能瞒过相关部门的检查,但在周围群众的眼皮底下,都会或多或少地露出些违规的苗头,因此,知情的市民这时要勇于承担起投诉和举报的责任,不让污染的事件在身边继续蔓延和扩大。

二、发动公众积极参加相关的调查

环保部门经常进行问卷或全天候24小时开通的电子信访调查,收集公众意见。对于这些意见和建议征集表,无论从事何种职业,无论你身处何地,对每一项有关制度的编制和修订,对每一项事关你实际生活的法定图则或专项规划,只要有话要说,都可以自由充分同时又十分便捷地向环保部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三、发动公众对有关的引资、立项、征地、勘察、建厂等方面的环保事宜提意见

发动公众对有关的引资、立项、征地、勘察、建厂及开工等方面,有任何事关环保的方面,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可以通过有效的途径,如举报信箱、局长电话等等,进行及时的批评、投诉、举报和建议,将可能的污染控制在预期和前期。

四、让公民与环保部门有关负责人定期或不定期交流

让公民与环保部门有关负责人定期或不定期交流。或环保部门有关负责人定期或不定期与市民进行的广播电视和网上的交流。这样不但可以即时进行制度和事务咨询,而且对相关的调查资料、文字材料用图表和幻灯片演示、现场讲解、解释等方法,让环保意识深入到广大群众心中。总之,公众只要有一颗支持环保之心,又有了相关的知识和能力,重视并积极参与其中,则环保就不是一件难事。

普通公众是环境污染的最大受害群体,因此,关注环保事业,就是关注自己的生命和健康。虽然普通百姓对环保的全面参与尚缺乏足够的制度和程序上的支持,但依据现有资源和能力让公众积极参与到环保的事业中来,让不讲环保的人和事陷于群众监督和干预的汪洋之中,就肯定对污染治理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推进有一个大的推动。

 
严循东版权所有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