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古老的山林,神话般的文化
2007-04-07

古老的山林,神话般的文化

  在神农架古老的谜一样的山林里,积淀着古老的谜一样的文化。独具魅力的神农架文化像一樽陈年老酒,香漂万里,醉人心脾,令人心往神驰。神农架文化具有区别于其他地区文化的显著特点:这就是古老的山林特色。既保留了明显的原始古老文化的痕迹,又具有浓厚的山林地域风貌。其区域文化特色被视为亚洲少见的山地文化圈----高山原生态文化群落带。

  神农架林区的民间文学是神农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珍贵的汉民族神话史诗,优美抒情的民间歌谣,绚丽多彩的传说故事,构成了神农架民间文学的宝库,也是上个世纪以前的古老文化封存在神农架的有力见证。

  汉民族神话史诗《黑暗传》的发现受到了我国神话学界和德国、英国、法国、奥地利、丹麦的汉学家的高度重视和热情评价。这部长达3000多行的史诗唱本,记录着汉民族的远古创世神话。被我国神话学专家袁珂先生判定为汉民族广义的神话史诗,是极为珍贵的历史资料。《黑暗传》的保存,是神农架先民崇敬上古开天辟地的英雄而歌唱的结果。他们把神话当做真有其事的历史知识,代代往下传唱。一些老歌手把《黑暗传》手抄本奉为经典,当作传家宝加以珍藏,从不轻易示人。在神农架,把《黑暗传》带进棺材作陪葬或死前埋在地下不为子孙所知的事屡见不鲜。《黑暗传》的发现,是中国古神话的发现,打破了汉民族没有神话史诗的定论,对于中国神话学和楚文化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也因此成为神农架民间文学宝库中最为璀璨的明珠。

美味的烧酒 智趣的酒规

  酒是神农架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农户家家都酿酒,人人会喝酒。酒主要是苞谷酿的,也有用柿子等水果酿的,统称烧酒。酒有白的,也有药酒和蜂蜜泡的。待客必以酒,客人越醉主人越高兴。

  酒宴很热烈,酒规十分繁杂,达108种之多。首先是敬酒,敬者先得喝空门杯才有敬酒资格,还得向被敬者申明,叫“叫杯”,叫杯后将杯子斟满双手奉到被敬者面前。被敬者喝完后又斟满还给敬者,叫“还杯”。

  为了表示礼貌,被敬者一般都先将自己门杯喝空敬给敬者,叫“回敬”,回敬后再喝空敬者的杯子斟满归还,叫“还杯”;或“先敬后还”。一般是主人先敬客人,客人间也可彼此互敬。其次是碰杯,碰杯勿需交换酒杯;相碰后各自喝完再斟满即可。最繁杂的是“转杯”,有正转、反转、隔单转、隔双转等多种形式。

  一般只主人有发转杯的权利,客人逢到面前敬杯太集中时,为了威慑众人,也发转杯。不同的是主人发的转杯到每人面前只一杯,客人发的转杯却往往包括席上所有的酒杯,必须杯杯见底才能向下转。这种转法又称“赶麻雀”。接还“赶麻雀”的杯子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往下转时将自己的门杯留下,这样可以越转越少,最后回到发起者手里只有一杯子。另一种是按秩序全部往下转,最后8个杯子都回到发起者面前,他再一一还给众人。因此,没有相当酒量绝不敢轻易赶麻雀。

  还有一种叫“填空”,即发现有人将杯子敬出去了,立即敬上一杯。又有一种叫“请人还杯”,即不直接将杯子还给敬酒者,而是先敬给第三者,再由第三者将杯子还给敬者……五花八门,只要能说出一点理由,找到一条借口,就算一项酒规。目的只有一个,尽量让人多喝,场面越热闹,人们越高兴。

来源:广西新闻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