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草庵是迄今世上已发现最完整的摩尼教遗址
漳州的一些观音庙屋脊中央塑有火球或火炬
曾五岳认为漳州北桥的太阳庙曾经是摩尼教庙
摩尼教遗迹屡现闽境
摩尼教消失后,居然没有留下什么遗迹遗物。即使在其故乡波斯,也找不到一丝它曾经存在过的实证。
直到1902年以后,有关专家才在吐鲁番地区找到摩尼教遗址和用6种中亚古代文字抄写的上千件摩尼经典残本,在北非找到大量的包括书信、语录、赞美诗在内的摩尼教早期书写文献。1988年,中国学者晁华山从吐鲁番石窟群里,甄别出了70多个摩尼教石窟,并被称为“20世纪摩尼教遗迹遗物的第三次重大发现”。
福建境内摩尼教遗迹遗物的发现始于20世纪80年代。
位于泉州市罗山镇苏内村华表山麓的草庵,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完整的摩尼教遗址。该寺院建于元代至元五年(公元1339年),寺内拥有目前仅存的摩尼光佛石刻浮雕佛像。
去年底,在莆田市黄石镇宁海桥南侧的桥兜村,人们发现了一块摩尼教石刻残碑,碑呈八字形,宽80厘米、高57厘米,上书正楷“劝念”二字。这是该市继涵江摩尼教残碑、北高摩尼教残碑之后发现的第三块摩尼教残碑。分别于1988年和1992年发现的两块残碑,刻的是“净光明大力智慧摩尼光佛”和“光明大力智慧真摩尼光佛”字样。
有关专家认为,这些珍贵的实物资料证实,在元朝至明朝期间,莆田和泉州一带都盛行摩尼教,其后才逐渐湮没。同时也可推测,由于当地民众普遍将摩尼光佛当作佛教神像来崇拜,明初太祖朱元璋下令灭明教毁其寺时,草庵摩尼佛寺及其他遗物才得以躲过劫数,遗存至今。
摩尼教唐初传入中国
曾五岳介绍,摩尼教为公元三世纪波斯人摩尼所创始,是一门已有1700多年历史的古老宗教。
摩尼出生在古巴比伦王国安息王族家庭,他以拜火教为信仰基础,崇拜光明,提倡清净,反对黑暗和压迫,吸收基督教、佛教和古巴比伦的宗教思想,创立了摩尼教。
摩尼教的主要教义是“二宗三际”,“二宗”指的是光明和黑暗,摩尼教崇尚光明,认为光明必将战胜黑暗,正义必将战胜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