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中见环保,博客朋友来参与
严循东 2007年4月6日
一、吃西瓜:人口与地球资源
买一个西瓜,切成很多片,首先主持人当众先快速吃掉两片,之后向孩子们宣称无法吃下更多,然后将西瓜分下去,让大家一起吃,很快西瓜就被吃完,并有可能还有很多人因为西瓜不够而还得不到西瓜,自然,吃到西瓜的会抱怨得到的西瓜太少,没得到西瓜的人会抱怨西瓜太小。先不必理会,在课堂的黑板上画出一个西瓜,然后表明“地球”的字样,从而引申到人口过快膨胀与地球资源之间的关系。
二、废旧物品专题环教:资源的使用
用废旧的铁螺丝,螺杆,铁条等铁质物品放在讲台上,询问学生们如果在路上看到这些物品将会如何对待,是何种心态对待,先征求孩子们的意见。然后,摆出一个由相关物品组成的铁艺制品,并组织讲课人员在讲台上使用白粘胶,喷漆等用于现场制作一个相同的制品,改变一些孩子对废旧物品没有用的看法,时间期限大概为1 5分钟。同时,主持人介绍铁的生成过程(从矿石开始,逐一介绍,尤其突出其中的资源的使用问题),主要针对有一定理解能力的孩子,城市和乡村不限。
三、变色龙游戏:注意身边的环境
在比较昏暗的环境中,由一群孩子来扮演变色龙,而另一群孩子扮演变色龙的天敌,尽量找出变色龙。先将扮演变色龙的孩子带到一条平时熟悉的乡间小道上,让他们自由躲藏在距离路边5 米范围内的植物的后面,但是在躲藏的时候,必须将身体的任何一个部分露在隐蔽物的后面,并尽量让身体的该部分和自然更和谐的融合在一起避免被天敌发现(手臂伸出扮演树枝,蹲下蜷缩扮演石头等)。在变色龙躲藏好了之后(时间必须有限制),带领另一群孩子站在路面上,不能跨出路面,然后仔细观察,指出那些部分是由变色龙的身体组成,并最好明确指出是扮演变色龙的孩子的那个部位裸露在外,找到变色龙的天敌获胜。游戏目的在于让孩子们更细心的观察身边的环境,让他们开始注意身边的环境。
四、石漠化游戏:认识保护树木等植被的重要性
组织一群学生分别扮演树木,草,风,石头,和泥土。
首先由扮演树木和小草的孩子们间杂着围成一个圈,请注意孩子们间的距离(具体处理方式由组织者把握,此举目的请向下看游戏规则)。扮演小草的孩子们蹲下,扮演树木的孩子们站立,然后孩子们将彼此的手抓住,尽量补足身体之间的空隙,并固定自己的位置不能移动。扮演石头和泥土的孩子们站在圈子的中间,而扮演风的孩子站在圈子外。游戏开始,扮演泥土的孩子必须在不接触扮演树和小草的孩子的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的前提下逃离圈子(接触视为犯规,离开游戏),而扮演风和扮演石头的孩子也必须在此前提下协助扮演泥土的孩子逃离。开始的逃离会很难,但在游戏进行一定时间后,主持人可以让孩子们暂时停止,然后当众把两个小孩的握着的手分开,并打开一定的角度,减少游戏的难度,让孩子们逃离。
讲解,树木和小草扮演着稳固水土的作用,有他们在,泥土不会逃离,但是,主持人扮演的是一个伐木者,他的作为会让泥土逃离,从而导致石头裸露,导致石漠化,活动目的在于让孩子们认识到保护树木等植被的重要性。
五、自食其果:资源胡乱使用,人类终自食恶果
游戏前准备一些质地比较松软的水果(如香蕉,西红柿,西瓜等)以及一些家庭常用的佐料(如盐,醋,糖,胡椒粉之类)。
主持人先把孩子们聚在一起,当众把水果和佐料一起放进一个深色的塑料袋,并交给在座的一个孩子。然后让一个解说人员背对人群开始击掌,而身后孩子们则开始传塑料袋。规则是:在传塑料袋的过程中,每个孩子在得到塑料袋的时候必须用力捏一把塑料袋中的水果然后才能往下传。当掌声停止的时候,塑料袋就必须停止传递,而主持人就请出拿着塑料袋的那个小孩,请他当众吃一口袋里的水果,然后询问孩子们尝到那水果后的感受。(由于水果经过挤压样子很难看,并且由于气味很怪,孩子很难下口,主持人必须适当劝导,并给予奖品鼓励。)在吃下去之后,孩子都会说出吃这水果是很难受的,主持人可以进行讲解。袋子里的所有的东西本来都代表着自然界中的一种很好资源,人们都能很好的利用(如水,植物等)但由于人类对各种资源的胡乱使用,让许多资源不在能为人类利用,人类终自食恶果。(此游戏可套用到其他的环境问题的讲解中去)
六、动物组合:人类源于大自然
将一批人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8人以下但人数不定,可自由结合,然后每小组的人用自己的身体组成一种动物,各小组之间最好不要重复,这便于孩子们去注意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种动物。我们会发现,往往孩子们会比我们的想象力更丰富,他们想出来的动物组合比我们多得多,要知道人类源于大自然。
七、找茬:一次性与循环利用
此游戏主要在于对比不同的事物,现只初略介绍一个游戏:
让两个自己的工作人员站在讲台上,他们分别携带不同的物品,比如:布袋子VS塑料袋,可重复利用的筷子VS一次性筷子,杯子VS一次性杯子,手帕V S各类纸巾等,引导孩子们从相关方面仔细观察,然后做相关介绍。
八、人口问题:人口与贫困
在地上画一个面积不大的圆圈,在确保不能踩出线的情况下,然后让学生三个三个的进入,刚开始的时候,由于人数比较少,孩子们在圈子里不会觉得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但是在主持人的要求下,由于人数不断的增加,在圈子里的孩子的活动空间会越来越少,到最后,他们几乎连立足之地都不在有,这游戏就主要在说明一个人口与环境之间的问题。当人踏出了圈子也就表明了环境无法承担如此多的人口,踏出圈子的人很可能就因为没有这么多的资源而会生活得很贫困,也很可能会被饿。这个游戏可以几个小组竞争比赛。
九、生物进化:人类的进化
组织人员站在一个大圈子里(10m~15m)。
生物进化的代表物是鸡蛋,小鸡,母鸡,公鸡,狗,猩猩,人。在开始的时候每个人都是一个“鸡蛋”,然后通过猜拳的方式比赛,胜利者进化为上一级动物,如鸡蛋进化为小鸡,失败者退化为下一级动物,如狗变成公鸡。猜拳的原则是同类才能猜拳,但是在找同类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不可以用语言,只能通过特定的肢体语言(例如:狗是伸着舌头,双手缩在胸前,不听喘息),然后在圈子里根据别人的肢体动作找出同类,继续猜拳。进化为人之后就可以走出圈子了。
十、解手链:世间万物,生命之网
由十几人围成一个圈,每个人把自己的手相叠,去握同伴的手,但不许握自己相临的人的手,也不许两只手去握同一个人的双手,这样在圆圈的中间所有人的手都交叉在一起了,然后不许松开手,要这个小组的人一起想办法将这个交叉解开,到最后会发现我们解开后组成的是一个圆圈。一个小组的成员要互相配合,共同讨论解决的办法,而不是各自只顾自己的解决。另外,这个游戏所表示的是世间万物,生命之网,大自然是一条生物链,也许一般你不能看出它们之间的联系,但实际上它们是息息相关的,少了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