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珍稀林木情
2007-04-06

  在容县,“酸枝木”和“格木”成了“圣树”,群众视之为生命,使濒临灭绝的珍稀树种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悠悠珍稀林木情

  容县人把珍稀树木当作生命一般加以保护,从重从快打击盗伐、运输者,有力保护了原生态濒临灭绝的珍稀树种。据了解,格木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容县的格木树龄都在80年以上;而酸枝木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容县也仅有两棵,其中一棵树龄已有113年。为了更好保护这些珍稀树种,容县政府为每棵珍稀树木建立户口档案,挂牌标号加以保护。

  “人在树在,我和酸枝木生活了73年。”

  记者在林业公安黄家志的引导下,到某村观看了那棵珍稀酸枝木。据了解,2004年10月,容县政府为这棵古树挂牌39号以作保护,标明2004年为110年树龄。这棵树从地面长起9杈,其中一杈折断后,被不法分子从根部盗锯为宝,剩下的8杈每杈都比水桶粗。树高约30米,树盘宽约35米,成一把巨大的伞状,气势磅礴,村民称为“圣树”。住在树附近的村民苏国南说:“我今年73岁,和这棵酸枝木同住了73年,也成了这棵树的警卫员。”有人来看树时,他总是拿着“武器”在树旁守着,生怕别人剥坏树皮。

  村里日夜有人守护着这棵“圣树”。3月30日,记者到这里拍照,村里人以为我们要来买这棵树,纷纷出来保护此树。村民护树的热情让人感动。据了解,这棵酸枝木折断了一截树杈后,树冠部分被人哄抢走,剩下一截2.5米的干枝,也被人用电锯从树根连接部锯断扛走,群众发现后迅速报警,林业公安抓获了盗伐者。苏国南老人说:这棵酸枝木木质红色,散发清香,木质密度高,和铁一样坚硬。因为古树离苏国南家近,保护这棵古树就成了他义不容辞的责任,凡有人来看树,他都特别警惕,并向来人说明这是县政府挂牌保护的,属国家三级保护珍稀树种,破坏这棵珍稀古树要承担刑事责任的。据说一广东老板出价100万元要买下这棵酸枝木,做棺材和家具送礼,结果被村民拒之门外,不准靠近古树。

  格木立档案,每棵有“户口”

  据辞海记载:格木属常绿乔木,一般常见于低丘陵季风雨林中,浙江、福建、广东、广西、越南有少量格木。格木坚硬如铁,木材坚重,耐水湿,深红、油滑、木纹细而高密度,是上乘名贵的木材。据说一棵格木长成材,要百年之久。如今,格木已成了珍稀植物,几乎到了灭绝的边缘。容县作为广西仅有的几个格木产地县之一,也只有少量的格木林分布。为保护这些珍稀名贵树种,容县政府在2006年对现存的格木建立档案,给每棵格木挂牌,建立“户口簿”加以管理保护,并定期“查户口”。还在各村屯设立情报信息员,发现盗伐、运输、加工格木制品的及时报警。林业部门深入有格木的村屯,宣传保护珍稀格木树种的重要性,使有关法规深入民心,使珍稀格木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

  闻警出动,严惩盗伐者

  由于格木是名贵木材,一副格木制品茶具就价值数万元,一些不法之徒见利忘义,不惜以身试法盗伐珍稀植物。容县林业分局闻警出动,一举抓获6名涉及盗、运、加工制品的犯罪分子。

  某镇梁某,于2006年1月15日17时,在无木材运输许可证的情况下,雇人将2个格木根雕和4个格木墩,从镇里运往县城,结果被群众举报,途中被林业公安查获。梁某也因此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并处罚金4000元。

  某镇村民孙某,于2005年9月至10月间,雇请5人无证运输3根格木共0.66立方米到河边收藏,被村民发现举报,孙某随即被林业公安抓获,后来被判刑10个月,并处罚金3000元。

  容县某公司干部陈某,于2005年3月12日从某镇村民梁某等人手中购买格木根3只,加工成根雕茶台制品。2006年2月17日,检察官又在其家中扣押格木茶台3张。陈某因此被判刑6个月,并处罚金6000元。

  容县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对盗伐、运输、加工珍稀植物案件的严厉打击,有力地保护了珍稀林木物种。

来源: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