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贫困县与污染企业手拉手,谁之过!
2007-04-06

贫困县与污染企业手拉手,谁之过!

严循东  2007年4月5日

近几年来,不少贫困县市的政府开始高呼“抢抓沿海经济向内陆转移的机遇”,但怎么抢抓呢?以前好象不那么明确,总是觉得“天要亮”了,现在终于看到了“曙光”: 污染企业开始向贫困地区挺进

不少贫困县都将沿海污染企业,落户于工业园,并打着“我们一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打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努力承接沿海经济向内陆转移,着力建好工业园”等口号。

没什么人对这样的“表述”感到惊讶,认为这仿佛是天外飞来的“横福”,所以听到这样的“好消息”都是“精神振奋”;而且这是上级对下级的“工作布置”,没有商量的余地。

看来,对于欠发展的落后地区,在把污染企业引进来的问题上,“上上下下”思想高度统一,认识高度一致,这事情不单是“内部掌握”,而是公开做口号来提的,所以才会这样无所顾忌、明目张胆地宣称要以环境来换经济。

而所谓的“轻度”污染企业,其标准是什么?稍加分析就可猜到,这些从发达地区“迁移”来的企业污染状况不会太轻,不然,好端端的在发达地区不更好吗?纳税,解决就业,多好!既然终究被“赶出来”,可见不是“显著轻微”,而应当是“相当严重”。但接纳污染企业的当地政府好像拥有完全的“自由裁量权”,“本条的解释权归本政府所有”,他说是轻就是轻,这是“官方权威界定”!

树立科学发展观,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境界,是不可容许污染企业的,最少是不容许新建污染企业。所以在报纸电视等主流媒体上,污染企业成了过街老鼠,环保总局也树立了“雄心壮志”,要大力加强环保,要用几个“五年”,还祖国一个“青山绿水”,还人民一个“赏心悦目”。

环保力度好像在逐步加强,所以东南沿海的污染企业在老地方呆不下去了,被当地政府“赶”了出来。没想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落后地区带着“欢欣鼓舞”的心情,几乎是以“锣鼓喧天夹道欢迎”之势来相“箪食壶迎”的,这样,发展了“经济”,增大了“政绩”,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官员的“提拔”几率

越是打压,越是奇货可居。因为越打压,生存的空间越少,就意味着竞争者越少,“市场经济”肯定就会“发育越不充分”,所以污染企业利润就越高,因为有这条“生命链”,所以污染企业老板与某些落后地区政府就“达成共识”,当地政府大力提供“保护”,污染企业的生命力像黄宏与宋丹丹的“超生游击队”一样,崽是要生的,大不了打游击吧,这一年在海南岛生,崽名就取个“海南岛”,下一年转移阵地,到秦皇岛生,就取名为“秦皇岛”……污染企业也像蝗虫一样,把大片土地糟蹋尽了,再一股脑地往他处飞,他们不把祖国大地横扫一遍就永远不罢休。

谁来救救祖国的好山好水!谁能救救我们自己!贫困县与污染企业手拉手这类问题是政府必须深思的大问题!

 
严循东版权所有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