湮没400年 伽利略手绘水彩月面图重见天日
2007-04-04

 日前,伽利略亲手绘制的5幅月球表面水彩真迹在失踪4个世纪后首次重见天日。

伽利略1609年绘制的月相变化图

人类登上月球不过是几十年前的事,但早在400年前就已经有人首次用望远镜看清了月球表明的真面目,他就是大科学家伽利略。日前,伽利略亲手绘制的5幅月球表面水彩真迹在失踪4个世纪后首次重见天日。

世界独一份 南非藏品中惊奇现身

据英国《泰晤士报》3月28日报道, 这5幅水彩画出自伽利略本人拥有的一本他自己的著作《星空使者》,此前从未在该书的其它任何版本的任何一本中出现过。图中月球背光部分为赭石色和浅棕色的阴影所覆盖,而阳面部分的茫茫平原、像火山口一样的环形山清晰可见。

德国洪堡大学艺术史研究中心的霍斯特?布雷德坎普教授和意大利帕多瓦大学伽利略科学史研究中心的主席威廉?R?谢伊共同对这本书进行了鉴定。谢伊表示,最初是一名叫理查德?兰的纽约艺术品经销商找到他,希望他帮忙对这本1610年威尼斯出版的《星空使者》初版进行鉴定。理查德不愿透露他从哪里获得了这本书,仅表示它是在南非的艺术收藏品中被发现的。

谢伊教授一开始十分怀疑这些图的真实性,因为这本书出版近400年来,伽利略自己拥有的那本究竟在哪里一直是个谜。于是他找到了布雷德坎普教授帮忙,并联络了来自佛罗伦萨国家图书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专家对纸张和水彩进行共同鉴定。

布雷德坎普教授表示:“我起初认为它们是伪造的,但当我仔细鉴别和检测后,突然意识到这是真迹,我当时激动得难以自持……我们知道目前已经发现了这本书初版中的大约30本,但是这一本无疑是目前最珍贵和最重要的。”谢伊教授说:“我们的结论是确定的,这无疑是他的真迹。”伽利略将这几幅水彩画画在了这本书的第8、9和10页上。

据悉,这5幅月面图本周在帕多瓦大学公开展览,该大学还希望购买这本书。布雷德坎普教授认为,这些画显示出了“精细的技艺”,表明伽利略本人是一个天才的画家。意大利媒体表示:“这些图将让读者想象,究竟浩淼的星空有怎样的魔力,能吸引伽利略不断探索。素描显然不足以展现他所看到的,这驱使他拿起水彩,令这些景象更加逼真。”

伽利略亲手制作的望远镜

望远镜观天 开启太空绘画200年

伽利略是世界上第一个用望远镜观测天体并进行绘制的科学家。1608年6月的一天,伽利略听说一个荷兰人把一片凸镜和一片凹镜放在一起,做了一个玩具,可以把看见的东西放大。这引起他的浓厚兴趣,并亲自动手做了一个,可以将原物体放大3倍。伽利略没有满足,经过不断改进,最后终于制成了可以放大物体32倍的望远镜。伽利略随后把望远镜对准天空进行观测,结束了人们用肉眼观星的历史,因此伽利略被认为是“望远镜天文学”之父。

1609年末,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测月亮,并绘制了世界第一幅月面素描图,月亮再不是像亚里士多德所描述的那样洁白无瑕,而是像地球一样凹凸不平,这打破了人们几千年以来的观念。随后,他观测到了木星的卫星、金星位相的变化、土星光环、太阳黑子等一系列重大天文现象。1610年,伽利略将观测成果汇集为《星空使者》一书出版,为哥白尼“日心说”提供了最佳论证。人们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伽利略发现了新宇宙”。1632年,他又出版了《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把“日心说”推到了最终胜利的阶段。罗马教廷将该书列为禁书,并在1633年将70岁的伽利略判为终身监禁。

不过,罗马教廷无法挡住科学的脚步。在伽利略的推广下,天文望远镜在欧洲逐渐流传开来。此后,无数的天文爱好者把各式各样的望远镜对准了夜空。在1839年摄影术诞生前的200多年里,天文学家们一直用绘画的方式来记录所见的天象景观,以科学为主导的太空绘画开始诞生在天文学家们的笔下。

来源: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