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禁渔 野生“长江鱼”无奈退市
2007-04-03

 3月28日,安徽省铜陵市大通镇渔民老贾夫妇在禁渔前最后一次捕鱼,忙碌了一个多小时,没能捕到一条鱼,失望地收网上岸。

  4月1日中午12点,安徽安庆市炮营山码头,一艘艘渔船已归港,渔民们收起了渔网……上海、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6个长江中下游省市开始为期3个月的禁渔。此前,云南、贵州、四川、重庆4个上游省市已于2月1日开始禁渔。

  至此,全长6300公里的长江,进入2007年的全面禁渔期。上游2月至4月禁渔,中下游4月至6月禁渔,意味着整个4月,10.4万长江专业渔民不得不上岸,野生“长江鱼”将暂别全国市场。人们要想品尝时鲜的“长江鱼”,只能选择人工养殖的替代品。

  水质持续恶化

  禁渔成效难抵鱼类衰退速度,“四大家鱼”产量持续下降

  长江流域每年一次的全面禁渔始于2003年,包括鄱阳湖区、洞庭湖区在内的8100多公里江段,禁止所有捕捞作业。长江中的鱼,有了3个月“年假”来休养生息。

  禁渔,是为了增殖渔业资源,促进长江可持续发展。通过近几年降低捕捞强度,加之各地的增殖放流活动,长江水域生态恶化趋势得以放缓。长江流域已建立26个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其中国家级4个、省级9个。

  但这些仍然难挡长江渔业资源的衰退趋势。长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的监测数据显示:长江的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四大家鱼”近年来鱼苗产量持续下降,由最高年份的300亿尾下降到目前的不到4亿尾;长江近年来的捕捞产量已降到10万吨左右,不足最高年份的1/4。去年底,由中科院水生物研究所等部门联合组织的中外科学家长江豚类考察活动,历时1个多月,未见“长江女神”白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