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株紫斑牡丹落户植物园
2007-04-02

    事件影响:1985年4月,15株甘肃紫斑牡丹落户洛阳植物园,在当时的洛阳引起轰动。对于如今已拥有千余牡丹品种的洛阳来说,回首往事令人感慨万千。

    1985年4月,一则消息让洛阳市民和来洛赏花者感到振奋:洛阳植物园引进的15株甘肃紫斑牡丹开花了。

    媒体的报道称,这种外地品种牡丹有一人多高,一株上开了130多朵花,颜色奇特,有的牡丹株龄有100多年,在当地有“牡丹爷爷”的美称。

    消息传出后,许多赏花者纷纷涌入洛阳植物园一睹芳容,出现了人山人海的盛况。

    当年参与引进这批牡丹的原洛阳植物园工程师何光祥,已退休多年。这位70多岁的老人说,上世纪80年代初,洛阳的观赏牡丹不太多,主要在市区几个公园,品种也很少。办了几届花会后,前来赏花的人不少,各公园靠门票收入也挣了些钱,可总不能年年都是那几个品种吧,得出点儿新招。在这种情况下,园领导就有了引进稀罕品种的想法。

    1984年秋,洛阳牡丹研究所要派人到甘肃省陇西县引进紫斑牡丹,因为都是园林系统的,园领导就派何光祥一同前往。陇西县好多农家的房前屋后栽种有这种紫斑牡丹,他们商量后,决定从农家购买。

    紫斑牡丹与洛阳牡丹不一样,个子长得快。他们选中了几株大个儿,有2米多高,当地人说这是“牡丹爷爷”,株龄在百年以上,每株要价200多元。起初,几个人不敢作主,经过一番商量后,咬咬牙,买了回来。几天时间,他们一共选了68株紫斑牡丹。

    为确保这些远道“来客”到洛阳后能够成活,他们雇了当地人来挖,并要求挖时“土球尽量大一点儿”,用草绳捆紧后才小心翼翼地装上汽车。一路上,几个人提心吊胆怕出意外,三四天后,终于平安抵达洛阳。

何光祥说,这些牡丹拉回洛阳后,植物园要了15株。植物园把这批紫斑牡丹当成了“宝贝疙瘩”、“秘密武器”,栽在花房区,指派何光祥等人管理。其他几十株被洛阳牡丹研究所拉走,栽在所里专门进行研究。何光祥说,从资料上看,紫斑牡丹喜好生长在黄土地上,咱洛阳的气候、土壤和陇西的差不多,这些甘肃牡丹没有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长势良好。第二年牡丹花会,植物园“亮宝”后,果真引起了轰动。花会一结束,领导就拍板:再引进一批。

    这年秋天,何光祥再次远赴甘肃,引进了80多株紫斑牡丹。

    当年洛阳牡丹研究所的决策者、牡丹专家马振恒回忆说,从陇西引进这批紫斑牡丹后,所里又从云南引进了一批黄牡丹,专供研究。

    随后几年,我市各家公园、牡丹种植园,先后投资从甘肃、云南、山东等地大量引进新品种,就连曹州牡丹园的一株株龄150多年、当地人称为“牡丹爷爷”的万寿红也被“挖”到洛阳。日本、法国、美国的一些洋牡丹也纷纷落户洛阳,为洛阳牡丹花会增色许多。

来源:洛阳日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