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 花如烈焰絮若飞
2007-04-02

    民间有俗语:木棉开,春天到。 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在都市灰暗的车水马龙间,突然一丛鲜艳的木棉撞入眼帘,那一簇火红,让心情瞬间变得明媚、爽快。

    木棉是一种让人无法定义的树。它是树,是花,是棉,是药,是赞美英雄的象征。作为树种,木棉有着鲜明的个性:春天先开花后长叶,秋天片叶不留只余枯枝。

    对木棉,台湾著名散文家张晓风这样描述:所有开花的树看来都该是女性的,只有木棉花是男性的。开的时候连一片叶子的衬托都不要……火烈烈地,有一种不讲理的架势,却很美。

   在城市熙攘的车流中,海口五指山路红红的木棉花,为人们带来了别样的温情感受。

    每年1-4月,行走在海南的乡间,常常会有一树一树火红的色彩猝不及防地扑入眼里,那灿烂、纯粹的红色,肆无忌惮地撞击你的心灵,用一种大气磅礴的美一下一下敲打你———那就是木棉,在海南的春天,田野里、山林中,最常见的一种树。

    一树树木棉灿烂地盛开,毫不留情地将你的眼光拴在它身上,不肯为别的色彩让出半分

    木棉花暖鹧鸪飞

    “今日致身歌舞地,木棉花暖鹧鸪飞。”是唐朝诗人李商隐歌咏岭南美景的诗句,诗人眼里,木棉花是美好的,木棉花开就是春天。

    这种美好,我也感同身受。春节前出差去霸王岭,看到一树树木棉灿烂地盛开在已经收获的田野上、在满山苍绿的雨林中,那一树灿烂的红色的确非常抢眼,它毫不留情地将你的眼光拴在它身上,不肯为别的色彩让出半分。

    去年底至今年一二月间,我曾三次进入霸王岭采访,看到了不同阶段的木棉花。去冬今春这一季的木棉似乎开得特别早,花期提前了不少,以至于去年底在霸王岭采访时,已经看到木棉枝头绽放出的几朵花。那时,花开得还不繁盛,有那么一两朵红红的木棉花,骄傲地挺立在一堆花骨朵中。

   初春二月,霸王岭的木棉开得活色生香。假日里,城里人成群结队赶到这里,欣赏火一样的木棉花。

    春节前再去的时候,大约是二月初吧,霸王岭的木棉已经开得活色生香:房屋旁、道路边、田野间、沟谷里,到处是怒放的木棉。那红色深浅不一,有的火红、有的大红、有的橙红,还有的红得不太透彻,红中带着些黄色。

    我喜欢木棉这种特殊的开花方式,要等到一树绿叶掉光后,才心无旁骛地绽放出自己的花朵。这与我老家四川的梅花、樱花等有些相似之处,不同的是,梅花、樱花有些羞怯,花朵很小,一团团一簇簇地盛开,而木棉开得热烈大胆,一朵花就是一朵花,花开得有拳头大小,有的甚至有碗口那么大。

    霸王岭有一条木棉沟,溯一条山间溪流而上,火红的木棉沿着河流一路开放,一树比一树红。车子沿着简陋的水泥路盘旋而上时,红红的木棉花就追着你前行的车,在你眼前不停地旋转。这时候,它们张扬、热情、奔放。

    一片绵延的翠绿、一树火红的木棉。在翠绿与火红中荡漾着水田不断变幻的光波。 这是昌江七叉镇金炳村———霸王岭脚下的田园风光。

    然而,当你静静地坐在一株木棉下,热切地注视它时,它又变得羞涩、安静起来。火红的花瓣并没有感觉中的厚实,阳光透过它照射进你的眼里,你看它像少女脸上羞涩的红晕,在微风中轻轻抖动,是一树不胜娇羞的妩媚。

    田野状态不同,木棉花给人的感觉也不同。刚刚收获过的田野:一片稻田、一树木棉、一头牛、一个牧童,稻田苍黄的色彩与它们成熟的弧线、木棉的火红与它们笔立的树杆、耕牛的浅灰与它们优雅的踱步觅食,还有牧童的童真、顽皮的笑脸,这样的画面,天然、不带一丝矫饰,让人过目难忘。而刚刚种下水稻的田野,又是另一番风情:一片绵延的翠绿、一树火红的木棉、水田里劳作的农夫,在这翠绿与火红中还荡漾着水田不断变幻的光波。偶而,一朵开到酴醾的木棉从风中滑落下来,掉入水田里,咚———很轻很轻的、带着花香的声音,就在变幻的水面上弥漫开来……

    春天的海南,就因了木棉的别样景致,越发妩媚动人起来。

  木棉是一种气候“指示”植物,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当地的气候变化

    木棉花落刺桐开

    “记取城南上巳日,木棉花落刺桐开。”这是大文豪苏东坡谪居儋州时的诗句,说的是木棉花开的时节。

    是的,木棉是一种气候“指示”植物,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当地的气候变化。民间也有俗语:“木棉开,春天到。”

    在海南,由于不同地方、不同海拔的气候温差不一,木棉花开的时间也先后不一,从一月至三四月都有开放。也就是说,在海南,从三亚到昌江、白沙、五指山、陵水等市县,木棉花花期不同,你可以从一月开始,追着木棉花盛开的脚步,去尽情品味它的美丽。

木棉树杆长满瘤刺,不易被砍伐和破坏

    因为是气候指示植物,今年木棉花开早,人们就以为这与暖冬有关系。今年2月,我跟随香港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高级保育主任萧丽萍在霸王岭调查时,曾讨论这个问题。萧丽萍女士认为,植物对气候特别敏感,尤其是植物的开花,与气候、水份、温差、土壤结构的变化以及昆虫的活动都密切相关,所以,木棉花期提前,应当引起关注。“尤其是海岛的海洋性气候,有自己的独立性,但又易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所以,我们可以从木棉花早开这一现象,去关注气候的异常变化。”

    不仅是气候指示性植物,海南大学杨小波教授告诉记者,木棉还是森林演替中的先锋树种。

    “木棉花分布的海拔高度很广泛,从昌江的低海拔地区,一直到五指山阿陀岭的700多米海拔的地方,都有木棉分布。”杨小波说,尤其是在我省中部热带雨林地区,木棉和三角枫等树种一样,是森林发育中的开路先锋。“木棉生长速度很快,可高达30-40米,树杆长满刺,不易被砍伐和破坏,又不易生虫,所以,它是森林中很重要的一员。”也就是说,木棉生长迅速、生命力强、繁殖快,在一些被破坏的荒山、荒坡,木棉能打败杂草,迅速地站稳脚跟,为其它树木的生长占领阵地。因此,我们千万不要因了木棉的美丽,而忽略了它对森林、对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

    也正因为观赏性强、绿化环境、不易被人为破坏等诸多优点,最近几年来,木棉也作为景观树种和绿化树种,被引种为城市的行道树。像海口市的五指山路、南海大道、龙昆南路、迎宾大道等城市道路上,都能看见一排排的木棉。

    尤其是五指山路,由于木棉种植较早,已经开花。在城市熙攘的车流、人流中,在城市的水泥钢筋建筑中,红红的木棉花为人们带来了别样的温情感受,它把大自然的春天盛开到了城市里。

    海口市博爱路正在出售的木棉芯枕头。据老板介绍,木棉属凉性,有醒脑安神的作用。

    木棉是一种常见植物,与气候、环境以及老百姓的生活都有很多关联,所以,它别名很多

    木棉堪为树中宝

    其实,木棉不仅在海南分布,它也是在我国分布较为广泛的一种植物,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海南等省区都有分布,而且在不同的地方,当地百姓对它的叫法又不一样。在四川、云南,被称为攀枝树,广东等一些地方称其为红棉、英雄树,而潮汕地区又把它叫做莫连、红茉莉。据不完全统计,木棉树的别名多达10余个。

    海南师范大学生物系植物老师钟琼芯告诉记者,木棉花开很特别,又是一种常见植物,与气候、环境以及老百姓的生活都有很多关联,所以,它别名很多。但它的中文名就是木棉,在海南,老百姓一直把它叫做木棉。

    说到木棉这么多的别名,钟琼芯认为与当地百姓的生活方式、文化背景、民间传说都有关系。在海南五指山地区,木棉还有另外一个较少为人知的名字:“吉贝”。“吉贝”的得名有个传说:五指山有位黎族老英雄名叫吉贝,常常带领人民打败异族的侵犯。一次因叛徒告密,老英雄被捕,敌人将他绑在树上严刑拷打,老英雄威武不屈,最后被残忍杀害。后来老英雄化作一株株奇树,盛开着像鲜血一样的花朵。所以在五指山地区,为纪念这位老英雄,木棉树也叫“吉贝”。

    钟琼芯说,木棉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植物,可以说它浑身是宝。“海南的老百姓把木棉当作一种保健植物,木棉花煮汤、泡茶,可以降火、清热;木棉的花絮可以作枕芯;木棉皮剥下也可入药;木棉的幼根,也是很好的药材,木棉的木材还是造纸的原料。”钟琼芯告诉记者,海南人家要是碰到孩子吃多了不消化,就会拿木棉花煮水给孩子喝。

    我在霸王岭采访时,也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位老太太拎着篮子在木棉树下捡拾掉落一地的木棉花,说是捡回去晒干备用。而对于海南的女孩子而言,木棉花有更多更好的用途。把花瓣捡来捣碎,可以用来把指甲、脸蛋涂得红红的;可以用线把木棉花串起来,当作花环挂在脖子上,向小伙伴炫耀;还可以把木棉花收集起来,拿到河里去放,看一河清清的流水,把美丽带向远方。所以,木棉花开,能引起海南人很多儿时的美好记忆。

    在海口市博爱南路,有很多木棉棉絮做的枕头卖。老板说,这种棉絮,乡下都有专人收购送来。然而,木棉的棉絮却不那么好采摘。书上说,木棉果实为长椭圆形蒴果,内壁有绢状纤维,可作枕芯、枕垫,亦可纺棉,还能制成救生圈。但是,木棉成熟之后果实会爆裂,棉絮便会四处飞散,难以收集。因此,要采摘木棉棉絮,就要在蒴果开裂前攀上树枝采摘。而木棉树杆上长满了刺,攀爬不易,采摘前,还要把刺捋掉。因此,在乡下,常常能看到一些大的木棉树通体滑溜无刺,原来是早被捋掉了。

来源:海南日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