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市“地球第一棵大榆树”
2007-03-30

    在哈密市陶家宫乡政府附近的公路边上,有一棵直径两米多的古榆树,当地人称这棵大榆树为“地球第一棵大榆树”。3月24日,记者来到这棵大榆树下,目睹了老榆树的风采,同时,又收集到一些有关大榆树的故事。

    在没有见到老榆树之前,我充分想象了老榆树擎天而立,郁郁苍苍独立与万林之中的样子。当陪同记者采访的当地人士在车内告诉记者路对面的老榆树就是“地球第一棵大榆树”,记者有些失望了。传说中比较神秘的“地球第一棵大榆树”,在记者的眼睛里,最高的枝干也不过5米高的样子,主干部位则被杂乱的树枝及一些依傍着老榆树堆放的木头掩映着,看不出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越过公路走到大榆树底下,记者不禁大吃了一惊,从远处看似乎堆在老榆树下面的乱木头竟然是老榆树主干的一部分,而那些杂乱的树枝则是从半边已经枯朽的树干上发出的新枝,树干上挂着一块写有保护古树字样的牌子,在树龄一栏内写着250年。记者用手臂测量了一下老榆树树干的直径,足足超过了两米,这是记者有生以来见到的最大一棵老树。

    哈密市的文化名人毛长水告诉记者,陶家宫乡有九眼泉,而老榆树正好处在九眼泉的中间,泉水不仅滋养了陶家宫乡几个村的村民,也成就了这棵罕见的大榆树。20年前,老榆树上部的树干还活着,当时,老榆树显得特别高大,从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以至于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老榆树成为陶家宫乡的标志。而每到夏季,枝繁叶茂的老榆树树荫面积有三四亩大小,在炎热的大地上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避暑之地,因此就有了“地球第一棵大榆树”的称谓。

    这棵老榆树在哈密市与酒还有很大的渊源。

    计划经济时期,什么都短缺,什么都要凭票供应,有时侯即使有票也买不到,酒就是其中之一。九眼泉土地肥沃,灌溉用水充沛,当地农民生活相对富裕一些,尤其是九眼泉附近有一家白酒生产厂家,白酒的销售控制得虽然很严,不允许私下买卖,但由于酿酒原粮稀缺,酒厂却欢迎人们用粮食按照比例换酒。生活在九眼泉的农民因此常常用自己种植的高粱、玉米等粮食换白酒,家家户户因此也多少存有一些白酒。九眼泉农民家里的酒香味,不可避免地吸引了哈密市众多的“酒虫子”前来凑热闹。

    毛长水在许多年里一直是这里的常客。他告诉记者,那时候能够在大榆树下喝一场子酒,是一件值得夸耀和回忆好多天的事情。凡是来到大愉树下的人都是抱着一醉方休的想法来的,而在大愉树下喝了一场酒,还能清醒着回到哈密的人便被视为酒中豪杰和英雄。久而久之,大愉树在哈密市就和酒连接了起来,成为特定历史时期人们对于酒文化故事的一段记忆的载体。

    在陶家宫乡公路扩建之前,老榆树路段还是交通事故频发的地段。有人因此附会说是老榆树在作怪,并且由此生出一些老榆树有灵魂的说法。老榆树有灵魂之说自然不可信,但是,车祸的发生显然和老榆树有直接关系,因为老榆树所处的位置恰好处在公路的转弯处。

    毛长水也同意记者的看法。他说,以前路窄,老榆树又大,正好在这里形成一个急转弯,车开快了,如果对面刚好有车迎面驶来,躲都没法躲,不出车祸才怪。

    目前,老榆树已经成为哈密市的重点保护古树,常有游客慕名前来观看这棵古榆树。记者相信“地球第一棵大榆树”的故事还会演绎得更多更久。

来源:天山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