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聚焦:山西该如何“解渴”?
2007-03-30

   在太原市“世界水日”系列活动中,晋祠难老泉的地下水位再次受到普遍关注,这里的地下水位不仅已处于泉口以下20米左右的位置,而且还以平均每年1.5米的速度持续下降。

  “山西省地下水严重超采,地上水资源利用不足,一旦发生大旱,局面将不堪设想。”山西省水利厅厅长潘军峰说。

  地下水――

  打井打到千米深

  山西的地下水超采历史已经持续了20年。20年前,山西省的农村机井共有84154眼,其中深井只有2.2万多眼。2005年,山西农村的机井就增加到90724眼,其中新增深井13633眼。加上城镇供水井,全省的深井已经达到4万多眼。

  山西的煤炭开采也损耗了大量的地下水。平均每开采一吨煤,要影响、破坏、漏失2.48立方米的水资源。按照现在年开采量6亿吨计算,每年要损耗的水资源约在15亿立方米,相当于全省地下水资源量的1/5。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山西省地下水位下降了40至300米,部分地区的水井深度已达600至1000米。

  山西盆地式的人口分布模式,使地下水超采的问题更加集中、更为严重。黄土高原上沟壑纵横,山西全省70%以上的人口集中居住在仅占全省面积19.7%的盆地平川区,这些区域承载着全省90%的取水量,一些城市的主要含水层已经处于疏干状态。

  地表水――

  大部分雨水都跑了

  一方面是地下水严重超采,一方面却是大量的洪水资源白白流失。

  山西全境坡陡土薄,很多地方走100米、200米就下降1米,小雨下渗,大雨冲走,土地大多存不住水,自然调蓄能力很差,一场暴雨就有可能引起山洪暴发。而山西的水库又特别少,水库建设一直处于全国末位,全省共有大中型水库730座,仅占全国的0.8%,总库容仅45亿立方米,目前可用的兴利库容不足20亿立方米,远远低于邻近省份的库容水平。

  目前国家分配给山西的年耗用黄河水量为43.1亿立方米,

  但山西黄河流域实际耗水量不足10亿立方米,即使将万家寨引黄工程年引水量算在内,也只用了年分配水量的一半。由于一些河流缺乏控制性工程,山西省地表水人工调蓄控制能力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

  山西省1956年至2000年多年平均出省水量73.2亿立方米,占到地表水总量的78.9%。即使在枯水年份,山西省的出省地表水量也达到48亿立方米,为同期河川径流量的65.84%。“无论是枯水年份还是丰水年份,山西省大部分的地表水都跑了。”潘军峰说。

  水利设施――

  不能承受大旱之“重”

  山西是有名的“十年九旱”。最近10年中,就有7年出现过大旱和局部大旱。

  然而,山西抗御干旱灾害的能力十分低下。山西的地表水大部分没有调蓄工程控制,一旦遇到特大干旱和连续干旱年,大部分河道干涸,泉水断流,就会造成大面积的水荒。在目前条件下,打一眼800米深的机井大约需要三四个月时间,投资在60万元以上。如果发生大旱,临时打井救急根本来不及。

  地下水超采还带来了一系列地质环境问题。“盆地地下水埋深大幅度增加,地表作物、树木根系距地下水越来越远,它们吸收、利用的地下水大量减少,这对山西本来就很脆弱的生态环境又是一个打击。”潘军峰说。

  形势严峻――

  新水源工程亟待上马

  山西的水资源问题受到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高度关注。有关领导来山西视察时曾多次指示,山西最大的制约在水,要认真研究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治本之策。2006年9月,山西省政府组成水问题调研组,省长于幼军亲任组长,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专题调研。

  “近20多年来,山西处于枯水周期,旱情频发,降水衰减,发生全省性特大干旱的可能性切实存在。”潘军峰对记者说。去年12月11日,山西省水利厅出台《山西省控制地下水开采规划》,详细制定了山西各地地下水超采区控制和治理的目标。

  “我们的想法是尽快建设一批地表水资源,加大引黄提黄工程力度,用地表水置换超采的地下水,逐步恢复、涵养地下水。同时在具有潜力和调节能力的岩溶泉域建立新水源地,以深层地下水和岩溶水为主建立应对特大干旱和突发水资源事件的战略后备水源。”潘军峰介绍说,目前这些新水源工程正在向国家有关部门报批。据了解,山西省规划的12个大中型水库工程的供水对象将全部为地下水超采区和采煤影响区。

来源:中国水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