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口”果园春游
“太奇怪了,山坡上怎么会出现猴子!”3月25日上午10时许,当记者来到雨林谷西侧山坡果园时,只见3只毛色灰褐的猴子,正各自在忙着自己的事情:一只猴子攀着电线杆在电线上打秋千“锻炼身体”;另一只猴子靠在树枝上闭目养神晒太阳;一只年幼的小猴,则在树下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世界。
见有人靠近小猴,树上的猴子突然蹿了下来,龇牙咧嘴地示威并攻击记者,吓退记者后,转身拉起小猴爬到安全区域。“雨林谷饲养的猴子怎么还撒开来养?”许多围观市民觉得很纳闷。三长尾猴非“本地人”
“这些猴子可不是我们养的!”雨林谷的负责人尹革告诉记者,上午9时许,工作人员在这里发现了猴子,刚开始,他们也以为是园内的猴子练功“走火入魔”,冲出笼子投奔“自由”,但回去仔细清点后,才确认这些猴子并非自家饲养。
“这三只猴子是长尾猴,我们园里饲养的是猕猴!”雨林谷动物表演团的李良海团长告诉记者:“我们养的猕猴是我国常见的一种猴,体长43厘米至55厘米,尾长15厘米至24厘米,头部呈棕色,背的上部棕灰或棕黄色,下部橙黄或橙红色,腹面淡灰黄色。但这三只猴子却没有这些特征,它们的尾巴很长,明显超过身体的长度,综合各种特征分析,应该是长尾猴。”三只猴子都有外伤
不是雨林谷的猴子,那是从哪里来的?“崂山以前放养过猴子,但也是猕猴。”崂山风景区的专家告诉记者:“以前,崂山上清宫附近曾放养过猕猴,后来,由于许多猕猴水土不服,便将它们用铁笼圈养起来,它们至今还舒舒服服地生活在山上呢,不可能冲出铁笼跑到这里来。”
“毛色无光泽,浑身瘦得不成样子,这都是营养不良的表现。”具有丰富动物饲养经验的李良海团长告诉记者,经仔细观察发现,两只成年长尾猴大约3岁,一雄一雌,小猴子雌性,也就几个月大。“本该让这些长尾猴继续在山上逍遥,但它们的身体状况太差了———不仅营养极度不良,而且身上都有伤!两只成年长尾猴都伤在尾巴上,其中一只的尾巴流着血,都快断了,必须先给它们治疗一下,要不它们很难继续活下去!”大网上阵“扑”到一只
记者在现场看到,为救助这3只受伤的长尾猴,工作人员找来了苹果、香蕉等水果当“诱饵”,但没想到这些猴子精得很,不上当!它们拿到水果后,总是爬到树上去吃,在树上跳来跳去,让工作人员无计可施,只能“望猴兴叹”。
此计不成,工作人员又戴上长长的皮手套,想趁猴子伸手拿水果时来个“顺手牵羊”将它们擒获,但这一计很快又被猴子们识破———当人们第一次出手没捉住猴子后,猴子们就躲得远远的,宁肯不吃东西也不上当了。
两次失败后,工作人员制作了两个带长把的大网拿到现场,毫无准备的成年雄猴就像“扑蝴蝶”一样被工作人员从树上“兜”了下来!
眼看着“丈夫”被抓,母猴恼了,只见它领着小猴向树下的工作人员发起了攻击———它们边高声嗥叫,边撕咬近前的东西,但当看到大网又张开时,就立即跳上旁边大树,远远地向下观望。见不好下手,在将抓到的猴子放进笼后,工作人员留下一人看守,其他人离开了现场。公猴被捉“母女”遁形
此时,匪夷所思的一幕发生了:见人离开,两只猴子来到笼前打量了一会儿,就几分钟时间,当人们再次来到铁笼前时,两只猴子就不见了,就像神话中描写的“遁形”,任凭人们山上山下四处找遍,连跟猴毛都没找到!只留下铁笼中的雄猴在声声嗥叫。
记者看到,笼中公猴的尾巴血淋淋的几乎断掉,但由于它极度“认生”,当工作人员打算给它疗伤时,公猴竟自己把受伤的尾巴咬断!好心的兽医不得不从笼子的上面,将双氧水倒在其尾巴的伤口上。下步方案公猴当“饵”
“从体貌特征等看,这3只猴子可能是有人饲养后丢弃或逃跑的,但究竟从哪里来的还搞不清楚!”尹革说,由于猴子属灵长类动物,万一有什么传染性疾病,将带来很大的麻烦。对这只来历不明的猴子,他们将暂时隔离观察和治疗。
“逃跑的那两只猴子很难活捉。”尹革说,“最好的一招是‘美猴计’,由于逃跑的是母猴和幼猴,母猴可能会顾及被俘获的‘丈夫’,咱们可以用公猴当饵,将它们‘钓’住!”
来源:半岛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