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忧患意识”对待“节能减排”
2007-03-26

以“忧患意识”对待“节能减排”

严循东  2007年3月26日

打造绿色家园,惠施子孙后代

胡锦涛同志提出要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而“节能减排”意识与“三种意识”是一脉相通的,只有用“忧患意识”科学对待节能减排,才能增强人们的“节能意识”与“公众环保意识”

两会期间,在谈到“节能减排”目标时,温家宝总理两次强调这个问题的严肃性。一次是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一次是在这之前的政协分组会上。针对2006年未能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他说“‘十一五’规划提出的节能减排两个约束性指标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不能改变,必须坚定不移地去实现。”他要求,“今后政府每年都要向人民代表大会报告节能减排完成情况,但不再把五年指标简单平均分配作为年度指标,而是把五年作为一个整体。‘十一五’最后一年,如实向人民代表大会做总体报告。

这番话维护了国家的威严,表现了人民政权为人民的坚定信念。对于那些短视成病、浮躁成风、急功近利成瘾,出尔反尔任“忽悠”的地方和部门,无疑是一注清醒剂,给人以希望和力量。

节能减排两个约束性指标之所以“严肃”,不能改变,必须实现,不只在于这是“国家确定,人大通过”的国家规划,具有法律尊严,更在于节能减排涉及国家核心竞争力。在国际范围内,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快车道上,这是一场很严酷的拼搏,是质量之拼,科技含量、知识含量之拼,投入产出比率之拼,关系国家前途命运。

节能减排的严肃性还在于,这是一个牵一发动全身的问题。节能减排不仅需要先进技术的支撑,同时需要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改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有关法律体制,倾全力方能取得最佳效果。节能减排看起来细小,实际上重大,是动员各行各业艰苦奋斗、振兴中华的一个“切口”和“抓手”。

节能减排的困难在于,“节能”符合利润原则,相对简单;“减排”则涉及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国家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的关系,有一个先发展后治理还是边发展边治理,抑或只发展不治理的问题。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不是在发展中治理,在治理中发展,其代价更为惨重,甚至无法挽回,对不起我们的子孙后代。更不用说,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是真正为人民服务、敢于承担国际义务的国家。

节能减排已经不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私事,而是整个人类所面临的严肃课题。一个基本事实是,国家发展壮大的必经之路是走工业化的道路,但在今天,传统工业的发展方式没有出路;人类生存发展的前提是能源和生态,但在今天,传统能源走向枯竭,生态环境逐年恶化,长此以往,地球这个“蛋壳”再难哺育强大的人类,而人类又注定难以走出这个“蛋壳”。我们唯一的出路是走节能减排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人类的智慧是无穷的,在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上,人类将借助科技的力量创造新的能源、新的“太阳”,修复并创造出更加理想的生态环境。在这方面,人类已经并将继续创造出新的成就、新的奇迹来。

节能减排不只是企业界的事,而是全党全民的大事,应该广为宣传,家喻户晓,并真正化为行动。节能减排困难很大,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只有用“忧患意识”对待“节能减排”这一严肃的问题,才是科学的方法,才能实现节能减排指标。只有这样,我们的前途才是安全的,光明的,大有作为的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