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丝猴王国,是没有猴王的。”3月中旬,带着一身丛林气息的作家古清生,得意地向记者披露了他在神农架考察写作一个多月的收获。
去年12月,古清生住进了神农架原始次森林,跟神农架金丝猴保护研究中心大龙潭科考队员一道,对野外金丝猴观察长达一个月,见证了神农架人对金丝猴的保护与研究,尤其冬季对金丝猴补食与人猴和谐共处的世界性奇迹作了真实的纪录,形成了一本图文并茂的《金丝猴部落》。
由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的《金丝猴部落》,凝聚着作者一个多月的观察采访心血以及科考队员10多年的考察结晶。字里行间,处处展示出他们艰辛而富有创造性的劳动,将神秘莫测的金丝猴世界,通过现场的观察,生动的描写,以及大量的图片,一一娓娓道来,活灵活现,妙趣横生,令人神往。也将金丝猴研究领域的许多繁难问题,通过大量实证,进行科学的解释,得出自己的答案,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同时也澄清了一些认识的误区,如人们普遍认为在猴子的王国里有一只统治猴群的猴王。古清生说,根据他们的观察结论,金丝猴中是没有王的,它们的社会结构是一种由一夫多妻家庭和全雄单元组成的部落。如此等等。书中还披露了金丝猴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繁殖特点:雌猴没有发情期,常年交配却只秋天怀孕;小猴总是诞生在黎明之前,从来没有被人观察到。还有金丝猴的语言、食谱以及它们欢爱和情感表达的许多细节。这些实景观照式的描摹,在神农架科考队拍摄的大量金丝猴写实图片的映衬之下,构成了一幅真实而精美的神农架全景画卷。(记者晓方)
丛林作家披露金丝猴谜团
去年12月,致力于生态丛林写作的古清生住进了神农架原始次森林,跟神农架金丝猴保护研究中心大龙潭科考队员一道,对野外金丝猴观察一个月,将科考队员10多年的观察成果,浓缩成一本图文并茂的《金丝猴部落》,对多姿多彩的金丝猴世界进行了传神的描摹。3月中旬,古清生碰到记者,饶有兴味地谈起了他眼中的金丝猴——
金丝猴社会
神农架金丝猴有多个部落,总计有1200只金丝猴在这里繁衍生息。
在金猴岭区域活动的金丝猴有五个群体:最大的群体有340只,中等的群体分别是160只,230只,72只,最小的群体只有49只。现在相对固定在循环圈大龙潭活动的金丝猴是72只这个群体。
在金丝猴部落,由家庭单元构成体制内的重要成分,它们的成员为雄猴家长、雌猴和3岁以下的雄性幼猴。雄性幼猴长到3至4岁,雄性行为或特征日趋明显时,雄猴家长就会将它逐出家庭。
金丝猴家庭
金丝猴家庭是一夫多妻制。雄猴凭借它体格的强壮击败对手而获得多个妻妾,成为一家之长,优秀的雄猴家长拥有妻妾多的达十数个。最小的金丝猴家庭,则只有一夫一妻加一个仔猴。
一夫多妻,雄猴家长难一碗水端平。失宠的雌猴则会左顾右盼,心有不安。瞧准时机,它会毅然来一次红杏出墙,跑向全雄单元它中意的雄猴。雄猴家长一旦发现这种行为,会立马扑上前去愤怒地扑打和撕咬那雄猴,然后领回自家的雌猴。它对自家的雌猴决不施暴,以至连愤怒的表情都较少有,表现出大丈夫超然的宽宏大量。
雄猴家长无论对自己的妻妾还是儿女,都无比爱护。但当儿子长到3岁或4岁时,它则铁石心肠地将儿子赶到全雄单元去。它可能不能忍受已经成为少年小子的儿子呆在家庭中,跟它的妻妾们厮混。
全雄单元
全雄单元全部由雄性猴组成。金丝猴部落中全雄单元的雄猴成员有:被年轻雄猴打败的前老雄猴家长、没有获取过家长地位的老雄猴、尚未夺取家长地位的成年雄猴,亚成年雄猴和初被家长逐出家门的小雄猴。
全雄单元是一支特殊队伍。无论是集体还是个体,它们的社会地位最低,它们必须在食物源最差的地方觅食,在部落栖息地最差和最危险的地方栖息,并担任警卫全部落的重要责任。遭遇敌兽来袭,它们又必须挺身而出,与来敌厮杀格斗,保卫部落中的雌猴与幼猴安全逃离险境。
全雄单元有三大任务:培训小猴,使它们成为未来的雄猴家长;觅食、栖息和迁徙时担任警卫;部落的迁徙和防卫行动的指挥调度。这第三项任务其实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既然没有猴王,指挥决策权在谁手中?这是研究金丝猴部落的一个关键难题。但据来自神农架金丝猴研究中心的结论,这个决策指挥权属于全雄单元集体,不在任何一个单只的金丝猴手中。
没有猴王,只有家长
在一些报道和研究中,均认为猴部落存在一个猴王。
科考队员杨敬元、余辉亮、姚辉据、古清生等人认为,通过对大龙潭金丝猴部落的权力结构分析,这个部落由多个家庭组成,每个家庭有雄猴家长,但没有整个部落的猴王。
金丝猴的重要交配季节在秋季,这个季节也因此而成为权力更替的关键时刻。实际上金丝猴的权力争夺的核心即为交配权的争夺,拥有最健康的基因和强壮的体魄,才是种群繁衍与存在的根本。但是,秋季的权力角逐仍然是围绕着家长地位的争夺,而家长并不是金丝猴部落的一个王,争夺家长之战不是争夺部落猴王之战。一个金丝猴家庭的雄猴家长,它的权力局限在本家庭之中,仅仅是恪守它的家长责任。从权力行使的角度来看金丝猴雄猴家长的角色,它与部落之王也相差甚远。
生育之谜
金丝猴的性行为表现在雌性的主动性,大约八成的性交活动由雌猴主动要求,所以在这个学科里,有“邀配”一词。
科考队员长期观察认为,金丝猴不存在发情期一说,因为金丝猴全年都有交配行为。几乎每天都有雌猴向雄猴家长发出邀配,而且妻妾成群的雄猴家长又确乎能从容不迫地让妻妾满足而去。观察纪录中的金丝猴性活动,健壮的家长雄猴一个早晨曾与雌猴交配20次。
雌猴每月都有月经,且性活动频繁,但频繁的性活动却不会导致雌猴受孕,雌猴只在秋季受孕。到来年春暖花开的季节,小金丝猴诞生。这时候森林中气候转向温暖,食物丰富。用受孕的时间来调节金丝猴的生产,可以避免小金丝猴一生下来就面临炎热或严寒,从而提高小金丝猴的成活率。但是,金丝猴是凭什么将受孕时间控制在秋季的呢?它一直是金丝猴研究者大惑不解的课题。
阿姨行为
小猴生下来时,揪着母亲的腹毛不放,需要时刻相伴和哺乳。半岁之后,小猴儿也能站立和玩耍。在食物难觅的时候,雌猴就将它的小猴交给另一个育有小猴的雌猴看管,等它吃饱回来,再帮助那位母亲看管小猴,让那位母亲去觅食。这种互助性质的幼猴托管,解决了雌猴在食物缺少季节觅食的难题。其它母猴也非常喜欢带婴猴玩。这被学者称之为“阿姨行为”,是对生儿育女的“见习”。有时候,这位阿姨甚至是比小婴猴大不了多少的姐姐。
新生命诞生在拂晓前
金丝猴的出生,至今尚未被人类观察到。
据科考人员观察,雌猴生产可能发生在拂晓时分。平常,此时森林中金丝猴部落“噫……噫……”的叫声此起彼伏,响彻春天的森林。有时,森林会突然寂静无声,沉寂得令科考人员心神不安,全部落的金丝猴哪儿去了?
终于,金丝猴部落喧闹地下山了,整个部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仔细观察它们的动态,才发现一只雌猴的怀里多了一只幼猴。想来,它们是在守候着雌猴生产。
科考人员分析,也许是基于雌猴在生产时无法跟部落一起行动,所以全部落金丝猴都必须守候着,等到幼猴生产完毕,才开始行动;也许它们视生产幼猴为重大事件,因此整个部落保持着绝对安静,以待雌猴分娩,直到幼猴顺利生产,它们才浩浩荡荡,欢欣鼓舞,重新踏上觅食路。
来源: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