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水资源 ——谈建立节水型社会的初步构想(转载)
2006-03-13
去年中国大地出现了电荒,今年又出现了油荒。以后是否会出现水荒:到处缺水或者人们眼前的水皆被污染而不能利用?这并非危言耸听。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人均水资源不到世界人均水资源的四分之一,正常年均缺水量400亿立方米(相当于10个北京城市的年用水量);而且用水的效率和效益很低,就工业生产来说,万元工业增加值的取水量是发达国家的5至10倍。面对日趋严峻的水资源形势,人们的节水意识却依然很淡薄,浪费水资源的现象普遍存在。  

   一、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以北京市为例,水资源已经成为相当紧缺的自然资源,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尖锐,近几年每年缺水均在4亿立方米左右。面对日益严重的水资源危机,科学工作者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长沙、沈阳、长春、西安、重庆、郑州等十个城市居民的节水意识进行了调查,其统计结果如下:

           表1  公众节水意识调查统计
问        题 回                      答
1 您知道水资源日趋危机吗? 95.3%表示知道。
2 您家里上个月用水多少?水费多少? 21%表示没注意。
3 您知道现行用水收费标准吗? 12%表示不知道或没有关心过。
4 您认为目前水费高不高? 40%表示不高;50%表示高;10%表示无所谓。
5 您家里是否将洗菜的水收集起来冲厕所? 87%表示没有(但其中50%补充说,如果水价再上调,则想办法使用)。
6 您家里是否有节水措施? 52%表示没有。
7 您认为单位注意节约用水吗? 68%表示不注意节约。
8 您对水资源危机感到过恐慌吗? 14.3%表示感到过;35.7%表示说不清;50%表示没有。
9 您在平时用水时,有节水意识吗?" 31.2%表示在用水时从来没有刻意去节水;56.2%表示在用水时,很有随意性,想起来时就节水,没有起来时也就不节水了;12.6%表示无论何时都会把节水落到实处。
10 在家里用水与在外边用水的节约程度不同吗? 52.1%表示相对来说在家里会注意节约,在外边就无所谓了;47.9%表示不管在哪里都是一样的用水习惯;几乎没有被访者表示他们在外边会比在家里更节约用水。
11 节约用水与个人有无直接关系或密切关系? 28%表示有;48.2%表示没有考虑过;23.8%表示没有。
  

   分析表1,可以看出:开展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宣传已经让人们开始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没有多少家庭和企事业单位真正地做到节约利水资源。
在节约用水方面,发达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和法规。我国也紧随其后,制订了一些政策和法规,有些地区还实行了差价水费政策。虽然这些政策法规和差价水费起到了一定的管理和调节作用,但并没有从根本上遏制水资源的浪费,反而给人们以错误的用水导向,人们普遍认为“用水是交了钱的,所以浪费水我也心安理得”,这种意识很不利于节约用水。随着居民生活用水的比例逐年增长,城市生活用水浪费也越发突出。为了使生活更加舒适,一个家庭一个月多用10立方米的水,甚至20立方米的水也是很平常的事情,尽管实施的差价水费政策会使这些家庭为此每月多开支几十元甚至上百元钱,但是他们出得起也愿意出。北京市现在的家庭将近500万户,如果每户每月浪费2立方米的水,一年浪费的水量相当于密云水库可以提供的全部水量(密云水库蓄水量约7亿立方米,其中6亿多立方米的水量是死库水量,其水位低于排放水口而不能放出), 这对于本来就严重缺水的北京市来说,水资源危机将更加突出。现在的一些工厂,他们对水资源的浪费实在让人忧心不已。据调查,水资源成本在工业产品中所占比重极低,最低的仅为0.0001%,因此企业很难注重改进工艺或采取措施来节约用水。现实生活中,一方面是日益严重的水资源危机;另一方面,节水技术在市场上却频受冷遇,差价水费的经济杠杆作用还未能充分发挥,而缺乏有效的奖惩机制也使得节约用水成为一句空话,浪费水资源的大户得不到应有的惩处,节约水资源的行为又得不到社会的肯定。   现在各个家庭和企事业单位所用的水表都只具有单纯的计量功能,不能监督和约束每个家庭和企事业单位的用水行为,无论节约与浪费,他们只要按照水表上面的读数及时缴费就行了。先进一些的是某些大型的工厂所实行的IC卡方式买水,虽然计量读数方面和缴费管理方面先进一些,但是这只是针对缴纳水费而言的,对工厂的用水行为却没有起到较好的监督和约束作用。

   二、全面开展节约用水工作,建立节水型社会
   目前,我国对现行的水资源还缺乏科学的管理体系和行之有效的制约机制,导致人们对于水资源节约利用的意识低下,水资源的浪费现象日益严重。鉴于此,笔者认为全面开展节约用水工作,建立节水型社会势在必行。怎样才能从根本上做到合理利用水资源呢?
   (一)建立节水型社会的初步思路
   1.对现有的水表进行全面地改造,将家庭和企事业单位所用的水表全部改换成倒读数方式的数字智能水表,这些水表具有倒读数和自动断水的功能,能够对各个家庭和企事业单位的用水行为起到较好的监督和约束作用,当水表指针指到0时就自动断开,停止水的供应。至于数字智能水表的管理和维护,我们可以借鉴电表的管理方法,将它们统一安装在室外的防撬铁柜中,由专人负责管理。
   2.相关管理部门务必尽快制订出各个行业、各个系统的用水标准(具体数值要由各个地区按照不同生产季节、生活季节的实际用水情况,系统地、科学地制订一个客观标准)。企事业单位依据行业用水标准,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的用水报表制度。国家和地方应当依法对有限的水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实现优化配置,统筹安排,科学地分配水资源。各个家庭和企事业单位应当依法按照用水计划合理地、科学地利用各自分配到的水资源。
   (二)建立节水型社会的实施方案
   1.家庭用水管理的改革方案
   全面改造现有的水表,将各个家庭所用的水表全部改换成能够倒读数的数字智能水表,这些水表具有倒读数和自动断水的功能,能够对各个家庭的用水行为起到较好的监督和约束作用,当水表指针指到0时就自动断开,停止水的供应。相关管理部门依法根据各个家庭的用水计划给予供水,每个家庭应当依法按照分配到的用水计划科学地用水。
家庭用水计划应当由各个地区按照每个家庭的人口数量、各个成员的年龄大小以及用水季节的不同来给予科学地分配,这些水量能够让每个家庭在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的前提下充分满足一个月的基本生活用水。因此,不论家庭经济条件的好与坏,每个月每个家庭都应当依法按照分配到的用水计划科学地用水,浪费也好,节约也罢,一旦水表指针指到0度时,水表就会自动断开,停止水的供应。在一个用水周期内,每个家庭的计划水量能够满足绝大部分家庭生活用水的需要;少数家庭可能因为浪费水,或者水管渗漏等原因而缺水;少数家庭也可能因为节约用水而有节余的水。缺水的家庭必须自行解决生活用水的缺口,向有节余水的家庭赊借或者购买生活用水。同时,他们会想方设法改造用水设施,改变用水行为,逐步戒除用水大手大脚的习惯,厉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这样,每个家庭都会自觉地开动脑筋,思考应该怎样节约用水的问题,自觉地做到将洗菜的水拿来拖地,将拖地的水拿来冲厕所,做到一水多用,避免浪费,逐步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2.企事业单位用水管理的改革方案     企事业单位的水表也进行同样的改造。比如工厂,安装一个量程大的倒读数方式的数字水表(总进水表),这个水表同样也具有倒读数和自动断开的功能。各个企事业单位根据其生产生活性质和生产生活规模,依据行业用水标准做好用水报表向相关管理部门申报,相关管理部门则依据行业用水标准予以核实和审批,然后下达用水计划并给予供水,各个企事业单位应当依法按照分配到的用水计划合理地、科学地利用水资源。
   用水标准是由相关管理部门根据各个行业、各个系统在不同生产生活季节的实际用水情况,系统地、科学地制订出来的一个客观标准。用水计划是由各个企事业单位按照其生产生活性质和生产生活规模,依据行业用水标准,做好用水报表向相关管理部门申报,并由相关管理部门核实和审批,然后下达的一个用水指标。在一个用水周期内,相关部门根据各个企事业单位的用水计划给予供水,水表开始倒读数,一旦水表度数转动为0时,水表就自动断开,停止水的供应。这样的话,各个企事业单位就会自觉和不自觉地从宏观上、从整体上考虑生产生活环节中的节约用水问题,制订各项节水措施,积极地改造或者更新设备,实行对水的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珍惜水资源,减少或者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公共设施用水的管理,如厕所、车站等,我们可以借鉴公共汽车和公用电话的做法,使用IC卡取水,管理人员和普通公民都可以通过刷卡用水。消防设施用水的管理,我们也可以使用专用的IC卡取水,每个居民区和企事业单位的消防设施及其IC卡由专人管理。     另外对于自行取用地下水、池塘水或者河流水的家庭和企事业单位,相关部门也应当依法对他们的用水行为实行合理干预,统一规划,做到有计划地开发和利用水资源,杜绝对水资源的掠夺性的开发和利用。
   (三)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逐步建立节水型社会
一个地区和国家应当依法将所有的水资源进行宏观管理,统一调度,实现优化配置,统筹安排;各个家庭和企事业单位应当依法按照分配到的用水计划合理地、科学地利用水资源,切实做到有计划地开发和利用水资源,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同时开展全社会性的节水宣传和教育活动,让全社会每个公民充分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和节约用水的必要性,广泛开展节水的科普宣传,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让“计划用水,节约用水”成为一项基本国策,号召每个公民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让“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依法用水”成为每个公民自觉遵守的日常行为规范,逐步建立节水型社会。
   节约用水,合理利用水资源,决非一时的应急之策、权宜之计,而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长远方针。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