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的头部盘根错节,几个人手拉手也围拢不过来
碧海银沙网讯(图文/特约摄影师 孙 宁 编辑/文 静)3月18日,笔者参加了《图读湛江》编辑部组织的“《图读湛江》南亚奇园一日采风”活动,并到霞山区近郊某村探访了见血封喉树。
该树高大挺直
这株见血封喉树生长在村中的民居旁,有20多米高。听村中老人说,该树树龄已超过200年。该树高大挺直,头部盘根错节,几个人手拉手也围拢不过来。树身光滑,枝丫不多,树梢刚吐新叶,地上散落了不少比玉米粒稍大的果实。
地上散落了不少比玉米粒稍大的果实
早已听说见血封喉树的树液有毒,据传古人曾用箭嘴沾它的汁液射杀猎物,因而对见血封喉树充满神秘感,并心存敬畏。但当我们走近见血封喉树时,神秘感已逐渐散去。它和别的树木一样,可亲可近,相安无事,因为该村从没有发生过因树中毒的事件。他们与该树共生共存、历尽苍桑,现在又迎来了新的春天。
这老伯六十大几了,他孩提时曾在树洞里掏过蜂巢呢!
笔者是初次见识久闻其名的见血封喉树,能亲临其境,又闻长者述说,见血封喉树已不再神秘,真可谓“百闻不如一见”,“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这株见血封喉树生长在村中的民居旁,有20多米高
新闻链接:见血封喉(Antiaris toxicaria(Pers.)lesch.,又名箭毒木),为桑科见血封喉属植物,在明显有毒的上千种木本植物中,见血封喉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毒的种属。该属共有4种,生长在亚洲和非洲的热带地区,都含有剧毒的乳汁。我国只有见血封喉一种,分布于云南的西双版纳、广西南部、广东西部和海南省等地,生于海拔1000m以下的山地或石灰岩谷地季雨林中。印度、斯里兰卡、缅甸、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均有分布。大多呈单株分布,罕见有小群体存在。因见血封喉的典型热带树种指示作用,而被采用作划分华南的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是我国优良濒危珍稀植物,已由国家三级保护植物,升格为二级保护植物,木材为五级用材。1999年湛江市把该树列为优良阔叶生态树种,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潜在价值,可作科教、药用、观赏、林木、绿化、纤维和水土保持等用途。
来源:图读湛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