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针对候鸟迁徙的特点和目前存在的一些情况,上海候鸟监控主管部门制定了严密监视、加强执法等措施。
·候鸟行程
候鸟北迁过境上海约需60天
昨天,市野生动物保护站高级工程师袁晓详细介绍了上海地区鸟类的组成及迁徙规律。
正在本市越冬的雁鸭类预计将在3月底离开,而鹤类已开始做离开前的准备
。与此同时,南方的鸟类将逐渐飞来。袁晓介绍,春季迁徙的候鸟一般从3月下旬开始陆续飞来上海,4月上旬至下旬是过境的高峰,一直到5月中旬,近60天的候鸟北迁过程才结束。整个过程中约有100万只次鸟经停上海。
据介绍,这次迁徙中经过本市的鸟类主要有雁鸭类、鸥类、鸻鹬类、鹭类和雀形目鸟类。其中,雁鸭类、鸥类主要来自我国的南部和东南亚,如台湾、福建、广东等地。鸻鹬类主要来自大洋州、东南亚和我国南部等地,它们北迁时会经过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等,再沿海岸线经过我国东南部沿海省份北上,预计3月下旬出现在上海,4月上旬至中旬最多,这是经过上海的迁徙鸟类中数量最多的一种鸟类。另外,鹭类和雀形目鸟类则主要来自我国南方。
专家表示,了解本市春季候鸟迁徙的主要种类和它们的来源将有助于判断禽流感形势。
·检测迎候
23个监测站、47名一线监测员严密监视
虽然目前全世界对于候鸟是否传播禽流感尚无定论,但面对100万只次候鸟将再度到来的形势,有关部门已经严阵以待。昨天,市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处长谢一民介绍说,本市已建立23个鸟类监测点,47名一线监测员将每天密切注意鸟的动向。
上午7点至9点是野生鸟类活动最频繁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监测员将利用望远镜、GPS定位仪等工具,记录下观察到的鸟类的种类、数量、觅食、表现是否异常等情况。
对于仍然存在的非法捕猎、经营野生鸟类的情况,市野生动物保护站将联合有关部门,开展打击行动,在鸟类迁徙高峰期,严格控制野生鸟类的运输、经营利用、展示、参观等活动。
对于在监测时如果发现鸟类出现异常情况(不正常死亡或病症),将立刻上报兽医卫生、动物防疫、食品等相关部门,并对现场采取严格控制措施,防止疫情向人、饲养动物扩散。如果没有异常情况也要报平安,确保及时掌握本区域野生鸟类迁徙活动动态。
申城拟建更多“鸟儿家园”
保护鸟类,让它们留在自然湿地生活的最好办法,就是在这些自然湿地布设保护区。昨天,专家透露说,有关部门正考虑在南汇庙港、金山边滩再建立2个保护区,而目前本市有崇明东滩和浦东九段沙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700平方公里,仅占全市3250平方公里天然湿地的22%。
除建立保护区外,在人工湿地上建造一些供鸟类气息的场所。此外,本市今年还将出台《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以引起各区县对区域保护的重视。
在野生鸟类经营、食用方面,野生动物保护部门将与食品监管部门合作,堵住非法野生鸟类的销售渠道,同时希望市民不要食用来源不明的野生鸟类;不要近距离接触迁徙候鸟等野生鸟类。
近年来,上海生态环境的改善引来了很多世界罕见的珍惜鸟类,有些甚至是第一次来上海。但随着沿海沿江滩涂的开发,野生鸟类栖息地环境正受到影响。
目前本市野生鸟类栖息地已经从过去的自然湿地为主,转向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包括水稻田、水库、林地等)并存,也就是说鸟类离人的距离更近了。随着南汇、奉贤、金山等杭州湾地区的开发,鸟类原来的栖息地受影响,使这些地区的鸟不断向内陆接近。
另外非法捕猎野生鸟类的情况依然存在。这些野鸟若被食用,对人体健康显然是一个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