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阵恶臭扑鼻,海口湾:还要痛多久?
2007-03-19

  超标排放入海排污口统计

   “这是啥海南?”3月13日上午11点30分,万绿园的一位摄像师领着12位外地来的游客来到万绿园东北角的海口湾临近龙昆沟入海口拍摄美丽沙远景时,伴着海风,一阵阵恶臭扑鼻,几位游客带着惊讶和失落如是说。
  
  相较万绿园的阳光、闲散与舒适,海口湾承载了太多的“痛”。受近些年海口生活污水的直排的影响,海口湾临近海域水质逐年恶化。要说海口湾的污染,不能不说海口湾的污染源之一的龙昆沟。据最近国家海洋局公布的《2006年全国海洋环境公报》,龙昆沟排污口实际水质再次被评为劣四类。这是龙昆沟入海口连续几年来的“定性”。
  
  据《海南省海洋环境公报》,2003年,龙昆沟入海口附近海域海水为四类海域或劣于四类海域水质面积1平方千米;2004年,受污染面积增加至6平方千米,重度污染海域面积达3平方千米;2005年受污染面积约5平方千米,其中重度污染海域面积约1.2平方千米,中度污染海域面积约1.1平方千米,轻度污染面积约2.7平方千米。主要污染因子为粪大肠菌群、无机磷、无机氮、石油类和溶解氧,其中无机磷、石油类测值超过国家四类海水水质标准。
  
  在潮汐和海流的共同作用下,龙昆沟排出的城市生活污水、地表水和邻近企业的废水在海口湾扩散,已污染了海口湾东侧海域的海水水质。  
  
  直击海口湾入海口

  烈日骄阳下,站在海口市滨海立交桥下的龙昆沟入海口处,一阵阵恶臭味随风扑鼻而来,桥下绿中泛黄的污水汩汩而出,自此路过的行人也不禁加快了步伐。
  
  西侧100米远的地方是另一处排污口,这里水色乳白泛黄,哗哗流出,伴在风中的是阵阵臭鸡蛋的味。边上的淤泥堆得跟地面平齐。
  
  远处,“轰轰轰……”声不断,两艘渔船正在不停抽取沟底的淤泥,淤泥伴着乌黑的污水通过数十米长的管道喷涌近两米高进入东侧的化淤池。化淤池1.5米高,300余平方米,里面的淤泥已经积了约有1.3米高。站到近处,明显闻到一股机油味。污水沿着约半米高临海岸线新砌的排水管道,流向远处。
  
  在靠化淤池一侧的约两公里长,近10米宽的水泥路面上,淤泥占据了“半壁”,约5米宽,蜿蜒向前。
  
  沿着公路往入海口的景观大桥行去,临近景观大桥,一台重型挖掘机也正在紧张的工作着,不断地将沟边的淤泥挖起堆到岸边。
  
  龙昆沟往西几公里,海棠路的尽头是另一排污口。几公里长的排污沟露天伸向海口湾,沟底红的、黄的、白的污染物清晰可见,有不少淤泥积累而成的“石块”裸出水面,沿岸鲜有人行走。沟的尽头,海浪“呼呼呼……”地拍打着,“逼迫”排出的污水回流,大海用自己的方式努力而又无力地控诉着。

  从龙昆沟到道客沟

  沿着龙昆沟入海口往上游追溯。
  
  靠近龙昆沟,烈日下依然可以闻到丝丝臭味。
  
   “现在好了很多,没有原来那么臭了。”龙昆沟附近一个鲜花店的老板在接受《证券导报》“财经海南”记者采访时认为,自去年清了淤以后,情况好了很多。
  
  但也有花店的老板认为,整不整治都没什么区别,蚊子老鼠一样多。她觉得,政府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但她也表示,花店离水沟比较远,所以臭味影响不到她们,而且在那里开店比较久了也有一定的客源了,不想轻易搬走。
  
  再往上游,龙昆南路的道客沟明显变窄了,沟里的污水上漂浮着五颜六色的塑料袋,方便面盒,编织袋等等生活垃圾,有风吹过的时候,臭味就飘散开来。
  
  一小卖部的老板娘说:“这里苍蝇老鼠很多,用粘蝇板都不到一上午就粘了一堆苍蝇,也影响生意。因为灰尘太大,总是有人问货架上的东西是多久以前的,还拿来卖,每天都要把货架和商品擦好几遍。”
  
  而当记者问及“住的这么差,有没有想过搬家”,老板娘面显无奈地表示,没有想过搬家,因为在这里住了十几年了,家就在这里,能搬去哪!
  
  同时她也告诉记者,附近的有不少人都想搬走了。记者也发现,沿着道客沟,许多门口边都贴着“转让”的广告。  
  
  污染的形成与整治

  地表水的污染直接影响到海口湾。据有关部门的分析,目前海口市地表水资源质量总体良好,但局部水体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环境很脆弱。地表水当前存在水污染问题为,生活污水排放量大于工业废水排放量,尚有众多乡镇大部分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水水体,特别是生活污水非常突出。
  
   “十多年来,污染就逐步形成了!”知情人士李先生在接受《证券导报》“财经海南”记者采访时说,“海口湾的污染主要是龙昆沟和海棠路尽头的那条沟,再加上没有管理到位的停靠在那里的民间小渔船,生活垃圾直接排放到海里。海口湾近海处是万绿园,不光是本地的市民,外来的人也会到万绿园转转,一看到海口湾”破破烂烂“的,很影响心情,也损坏海口作为旅游城市的形象。”其结果就是记者在海口湾亲睹的场景。
  
  而作为海口湾入海口之一的龙昆沟的污水来源是多方面的。据海口市白沙门污水处理厂的相关人士透露:“上游主要是生活垃圾,从山高村开始,海师、海中、金盘、南海大道,然后汇流到道客沟,最后到龙昆沟,再加上个别企业的工业污水直接排放,造成水体污染。但是因为上游还没有截流,所以目前的整治主要是在上游,也就是道客沟-龙昆沟这一段,这部分的水质甚至达到了劣五类标准。”
  
  据了解,道客-龙昆沟排洪工程是通过将原沟扩建并新建部分沟段联接龙昆沟,以达到排洪的目的。该排洪沟始于红城湖道客村,终于龙昆沟,全长2560米,于2004年8月份开工。
  
   “但整治的过程又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比如要铺管线,这就需要拆除沟边的部分房屋以加宽原有的面积,这涉及到征地补偿、违法建筑等等问题,但跟居民又协商不到一块儿,所以动工了近三年,仍进展缓慢。”该人士称。
  
   “这里都挖了几年了,没见到有什么进展。去年又开始打桩,到现在也没有看见有什么变化,反而是打桩把路面弄得坑坑洼洼的,给出行带来极大不便,特别是下雨天的时候。”道客沟边一小卖部的老板如是说。
  
  此外,海口的污水处理能力难以招架。据媒体披露,由于污水管网收集污水能力有限,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未能全部发挥已预期的污水处理能力,海口市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为30万吨/日,实际运行能力为22万吨/日,主城区的污水处理率为67%。
  
  记者数次联系海口市水务局采访,但均被拒绝。
  
  去年,海口市有关部门对龙昆沟入海口进行了清淤,然而,一边是大张旗鼓地清理,另一边却是污水排放依旧。海口的刘先生认为,此次清淤“治标”难“治本”,“这些沟渠的源头没有整治好,污水淤泥还不一样往这流?”
  
  而国家海洋局新闻发言人李春先也曾表示,“海洋污染多来自陆地,源头若没有改善,海洋就难以清澈。”
  
  这意味着,海口湾的清澈,将等待着各个入海河沟源头污染的彻底整治。2006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海口水污染治理任重道远

  2007年全国两会期间,海南代表团团长、省委书记卫留成在5日海南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出指出,海南坚持以教育和环保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两大基础,推动海南又好又快发展。而在6日的海南团继续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上,海南在发展上面临的垃圾污水处理又问题成为讨论的热点话题。卫留成再次强调,3年内处理不好要污水问责书记市长。
  
  而刘琦代表在会上透露,“十一五”期间,海南将投资50个亿用于全省垃圾、污水处理项目。其中垃圾处理项目8个,总投资约10亿元;污水处理项目27个,总投资40亿元。这些项目在2007年至2008年开工,2010年建成。
  
  可以预见,环保与水污染处理将成为未来几年海南发展的重要一环。
  
  海口水污染的现状

  《证券导报》财经海南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海口市目前共有河道16条,加上小河小沟,共达数十条。目前相当一部分小河、小沟被污染,生活垃圾、污水都往里面排放,造成个别河沟污染比较严重。海口市环保局的资料表明,海口港以及市内地表水的污染,主要源于市内的几条河沟。包括秀英沟、龙昆沟、东西湖、大同沟、海甸五西路明沟、美舍河等。此外还有海甸岛一、二、三、四路、水产码头、秀英港等出海口附近的污染。
  
  而随着海口市政府对海口水道整治力度在逐年加大,海口的水道环境也日渐美观,1999年至今海口市政府实施的十大工程中关于治水的就有4个,包括整治美舍河、东西湖改造、龙昆沟治污、白沙门污水处理工程。对水环境治理的投入的金额也在逐年加大。然而,在这样大的投入下,现实依然残酷。美舍河、龙昆沟、东西湖的水体仍然受到较大污染,水质较差。东西湖从地下井抽水灌入后,水质比以往有所改善,但湖水依然浑浊;龙昆沟现在仍然污臭难闻,出海口污泥滚滚;美舍河虽斥巨资多次改造,但水质却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如此反差,高投入,大治理却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生活污水没有全部得到有效截留。记者从海口市水务局供水排水管理科了解到,由于海口市中心污水管网不健全,多年来,许多工厂以及生活污水都是直接排放到河沟中,使附近海域的水体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海口市城建局的一位王先生认为,海口的水道河岸整治是花了大笔资金,但越整治越脏,关键是在于地下管网建设滞后于河道建设,结果就是边治理边污染,水永远都是脏的,臭的。
  
  海南环保部门的一位李先生向记者举例,龙昆沟、大同沟、秀英沟过去均为纳污沟。两沟岸上的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全部流入沟内。近年来,对于污水、雨水的管道分流虽做了很多工作,部分污水入网,但仍有一部分污水没入污水网,直接向沟内排放。如龙昆沟经整治后,但截污问题没彻底解决。龙昆沟与大同沟相连,大同沟又与东、西湖相连,造成连片污染。
  
  而据海南环保部门统计,2005年海南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仅为33.89%。污水管网严重滞后于城市发展。绝大多数城镇污水管网覆盖面低,管道建设单一,排水体制多为雨污合流体制。海口尚需建设209公里市政污水管道完善管网,而三亚尚有约10平方公里的城区面积没有覆盖。大量未经处理的城市污水就近排入城市河段,致使河水受到严重污染。
  
  污水治理任重道远

  记者从海口市水务局供水排水管理科了解到,为了从根本上控制污水、改善水质,从2006年开始,海口市三年内投入2.8亿元资金进行市中心污水截流并网工程以及府城分区排污管网工程,铺设70-80公里的污水管网。一期工程对海甸岛(昆甸路-污水厂)、三西路、四西路、西北片区1号路、美舍河零星沟段铺设6461米管道,同时对府城地区的文庄路、新城路、高登路的3085米污水管、3393米雨水管和427米暗渠进行完善。同时,二期三期工程则对西崩潭、新港路、水产码头、秀英沟、西沙路西段、板桥西、中山北路、忠介路的污水处理系统等进行完善。一工作人员表示,污水截流并网工程以及排污管网工程结束后,海口市中心的污水就基本上全部通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各江湖河溪沟的水体就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善了。
  
  而2006年出台的海口湖泊整治方案显示,海口市政府已对海口市内的各个湖泊水道进行了整体规划,受污河沟整治时间表已经排定。按湖泊整治方案,2010年前将首先取缔东湖岛屿上的洗车场和烧烤园,并修建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及生态厕所,同时完成东西湖和红城湖湖底清淤和水体净化,通过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使海口东西湖和红城湖水成为海口重要景观。
  
  对于南渡江,2010年前海口规划完成河道的疏通和整治以及堤岸的修建;2020年前在琼州大桥下修建一座司马坡橡胶坝,将南渡江的水蓄起来,逐渐将南渡江建为景观、娱乐河道,同时兼顾景观建设;2030年前考虑在南渡江三支流入海口处分别建橡胶坝,将南渡江水彻底与海水隔开,将海口南渡江段变成水景观、娱乐、休闲的水域花园。
  
  针对美舍河现状存在的问题,2010年前规划完成河道清淤、沿岸绿化;2020年前改扩建中丹提引工程,将南渡江水提引到美舍河,对市区内河网水系进行补水,同时修复和改善美舍河的水环境质量状况;2030年前主要维护和养护河道水体。
  
  2010年前,海口市重点对鸭尾溪进行疏通、清淤、扩大和平大道涵洞或者修建桥涵;疏通鸭尾溪与海大湖联系,适时给海大湖补水;2020年前主要完成水体净化,治理措施与美舍河相同;2030年前河道水环境维护和养护。
  
  秀英沟2010年前规划关闭河道内所有的排污口,河道清淤;按照防洪潮要求,对河道进行裁弯取直,清淤、护砌,河道水体净化及养护。龙昆沟的源头为红城湖,2010年前规划实施清淤和河道水体净化及养护工程。
  
  而五源河基本保持天然河道的原貌,水环境治理难度不大。2010年前规划完成河道的整治和修建一座人工湖—清漪湖,同时进行水景观建设;2020年前完成五源河水环境改善和水体净化,在上游建一段人工河道进行河水处理,并修建五源河入海处的橡胶坝,增加水域面积、改善水景观。2030年前主要维护和养护河道水环境。
  
  除上述水体外,海口市区内还有河口溪、海甸溪、海关沟、大同沟、板桥溪等水体。对这些水体的整治重点是除截污分流外主要是河道清淤、衬砌和景观建设,规划2010年完成。

来源:中国水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