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污染引发华北“干旱”问题
2007-03-16
上周出版的《科学》杂志中刊登的最新研究指出,中国北部山区的空气污染正在减少当地的降雨,引发干旱问题。

上周出版的《科学》杂志中刊登的最新研究指出,中国北部山区的空气污染正在减少当地的降雨,引发干旱问题。

该研究由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莱大学和中国气象科学院以及陕西气象科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共同完成。在分析了中国西北部陕西省境内的华山顶上50年来的长短期降水记录变化后,他们发现空气质量不高的时候,该地区的降水减少达50%。在低洼地,降水量也有较少量的减少。

记录还显示,自1950年以来,华山顶上的降雨和降雪量减少了20%。

研究人员表示这种降水的变化来自于空气污染的日趋严重,因为空气污染影响了积雨云的形成。

当地收集的数据表明,1950年当地的平均可见度是30公里,是现在的两倍。该项研究的首席研究员、以色列的Daniel Rosenfeld说,这表明空气中气溶胶的浓度增加了。

气溶胶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粒。有些气溶胶产生于自然,但也有的气溶胶来自于人类活动,比如燃烧化石能源。

高纬度降雨,即地形雨,指潮湿的空气被山形反射后向上爬升,同时慢慢地变冷,导致云中的水汽压缩并形成水滴,最后水滴聚合产生降雨。

积雨云中的水珠在气溶胶附近形成。Rosenfeld表示,受污染的空气中气溶胶的数量相对较高,这些微粒缩减了云中水珠的形状,因此减缓了雨珠的形成,导致降水减少。

“这是科学家第一次发现日趋严重的污染与减少的降水之间的直接联系。” 他说,“这一发现很重要,因为雨水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主要水源之一。”

该论文的共同作者,来自中国气象科学院的姚展予研究员本网络记者说,中国发生的所有自然灾害中,旱灾最为严重。"在西部地区,年均降水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大约四分之一。”他说。

姚展予和Rosenfeld将很快再次合作,到华东的江西省的庐山开展类似的研究。

来源:网易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