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首席记者 施晓平
大家好!知道我的名字吗?嘿,说来你也许不相信,长着鹅黄色绒毛的我叫“黑天鹅”,属于雁形目鸭科家族。正当大家忙着过元宵佳节的时候,一阵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催着我和兄弟姐妹4个小家伙一起在苏州动物园的大水池里降生了。
要问我们家族是哪里来的,那就说来话长了。我们老家在南半球的澳洲一带,成年后全身羽毛深黑色,再加上深红色的嘴巴,曲线优美的头颈,翅膀上风帆一样卷曲的婚羽……给人“酷毙了”的感觉。和白天鹅相比,我觉得我们才更加风度翩翩。
正因为我们有着极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所以在老家一带,我们常常遭到不法分子的捕杀,然后拿到酒店里高价出售。现在,老家的一些地区已经再也看不到我们的踪影了,我们成了种群数量比大熊猫还珍稀的稀有动物。
幸而中国人对我们十分友好,我们家族中少数同胞就到中国定居。专家们把我们定为特二级动物,给了我们很高的地位。渐渐地,我们的家族重新壮大了。
2005年4月、11月,我们的父母相继在苏州动物园落户。奇怪的是,其他动物可能不知道自己的爸爸是谁,而不会不知道自己的妈妈。我们却正好倒过来。你瞧,那个一看见陌生人就奋不顾身冲上前保护我们的就是我们的爸爸,而围在我们身旁、带着我们在水中游弋、觅食的两位,都是我们的妈妈。
原来,2005年4月落户苏州动物园的两只黑天鹅刚好配成了一对,这就是我们的爸爸和大妈妈。但同年11月引进的黑天鹅中,有一位漂亮的姑娘也一直盯着我们的爸爸,爸爸到哪里,她就跟到哪里,最终导致了“一夫两妻”的局面,我们把这位“第三者”称为“小妈妈”。生性善良的大妈妈并没有争风吃醋,相反,她和小妈妈把蛋下在同一个窝里,并含辛茹苦,和爸爸、小妈妈一起轮流孵化。经过40多天的漫长时间,他们终于以体温战胜了寒冬,让我们顺利来到这个世界。
苏州动物园的专家们说,要是两位妈妈不团结的话,我们很可能没等孵出来就半途夭折了。两位妈妈的母爱真伟大啊!
也正因为我们这个特例,国内外专家说的“黑天鹅有固定的配偶,实行一夫一妻制,一旦配对后永不分离”的说法,看来得改写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