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数百年历史的“三合树”。谢富瑞 摄
本报讯 三江镇新江村蛇山麓(思仁公园)龙岩寺右侧,有一棵由樟树、榕树生长在同一主干的“三合树”,樟树树龄为729年,属于国家一级古树。
三树合一现奇观
近日,记者和新会区绿委会有关负责人一起,在三江镇思仁公园观看见了这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只见树根伸出地面,向山脚下伸展,大树的主干部分用水泥封住,枯死的主干长出些许绿叶,树根盘织交错围绕主干生长。新会区绿化委员会有关负责人指着大树的一根树枝对记者说:“向右伸出的一根约5米长的就是樟树树枝,现在只有这枝才是樟树,其余的都是榕树枝。”记者沿着所指方向看去,看到一根比碗口还要粗的树枝往外生长,树皮剥落,稀疏地长着几棵小树枝,一枝为樟树枝,其余分别为细叶榕和大叶榕。
据当地老人介绍,树头原来有一个大树洞的,抗战时期,日本人大肆屠杀当地群众,有一次,几名村民逃到思仁公园,钻入树洞躲避日本人追杀,逃过一劫,所以该镇群众对这棵树非常有感情。后来,因为一些小孩经常钻入树洞玩耍,加上大树里面受到白蚁侵蚀,村民于是在上世纪80年代用水泥把树洞封住了。
相传为陆秀夫种植
这3棵大树为什么生长在一起呢?原三江镇文化站站长林玉泉向记者讲述了流传在民间的一个传说。
相传南宋末年,丞相陆秀夫等拥立8岁的赵昺为帝,辗转来到新会崖门。有一天,陆秀夫偕同将土登上战船,到银洲湖一带侦察。战船驶至三江,时近黄昏,遂停泊于三江蛇山麓下歇息。晚上,陆丞相忧心国事,寝食不安,突然看见天后娘娘手持3棵翠绿可爱的树苗到他帐前交给他,他正想问个明白,突然金光一闪,猛然惊醒,眼前空无一物。他觉得奇异,难解其意。天刚破晓,他欲找将士说说此事,突然天气骤变,雷雨交加,瞬间又风平浪静,天空放晴。众人正觉诧异,突然天际飘来一朵五彩祥云,停在陆秀夫头上,随即化成3棵树苗,落在他手中。陆丞相恍然大悟:此乃天后娘娘所赐之3棵树苗,寓意团结朝廷各方力量,重振军威。刚巧在他面前有一棵早已枯死的千年古树,于是他顺手将树苗插在枯树上。树苗如逢甘露,随即不断往上长,呈现勃勃生机。陆丞相对将士们说:“天佑我也!天后娘娘赐我3棵树苗,表示我们三军具有树苗一样的生机,只要齐心合力,定必能打败元军!”将士受到鼓舞,统一思想,重振军心,立志一致抗元,从此再也没有人鼓吹投降或逃亡的论调了。
陆秀夫走后,蛇山麓从此有了这棵含有3个不同树种的大树,且长势旺盛,一直为三江人挡风遮雨。元商王十世孙赵建安郡王之子赵良韶因避元祸,随母辗转来到三江定居,开枝发叶。经700多年的繁衍,终于发展成今天的联和、新江两个皇裔大村。赵氏后裔不忘祖宗,为了激励后人,故称这棵大树为“三合树”。
三树合一的来历
按民间流传的说法,3棵大树应该为同龄,但据新会区绿化委员会有关负责人实地察看,樟树树龄为729年,细叶榕大约300多年树龄,大叶榕为100多年树龄。
有人推想了这棵“三合树”的来历。大约300年前,有一棵细叶榕生长在樟树约2米远处,随着其慢慢长大,并向两周不断扩张,越来越靠近樟树,当两棵树连接在一起的时候,每吹起大风,两棵树不断摇撼,表皮不断磨蹭,表皮磨烂后,天长日久,两棵树的细胞相互溶合在一起,榕树液有沾性,像胶水一样,吸附着樟树的细胞,慢慢地两棵树便生长在一起;大约100多年前,有一只小鸟吃了大叶榕的种子后飞到樟树上栖息,拉下的粪便含有大叶榕的种子,在泥土中生根发芽,其根直插樟树根里面,吸取樟树的营养,和另外两棵大树生长在一起。“民间的传说中说的3棵大树,可能死了两棵,现在只剩下樟树,现在的两棵榕树应该是后来寄生到樟树上的。”新会区绿化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说。
为什么下面的主干已经枯死,上面却还枝繁叶茂呢?该负责人解释说,上面的枝叶主要靠树根供给营养,樟树只有一枝生长,表明其还有一条根未枯死,但已濒死;而榕树枝繁叶茂,表明其树根存活得比较多。
据悉,新会区绿委会曾研究多种方案抢救樟树,但因其主干太大,且又不能深入到主干里研究,目前只能不让群众在树周围进行有害于树的活动,希望樟树的根再开枝发芽。
来源:江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