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近的虎啸[图]
2007-03-05

把宣传保护东北虎的传单张贴到山上工棚

董红雨(右)来到工棚,传授识别东北虎印迹的知识

又发现了东北虎足迹,董红雨急忙赶到现场,勘查鉴定

杨丽娟(右)和同事整理监测野生东北虎的图文资料

    虎踪频现

    今年1月2日,黑龙江省穆棱林区河西乡农民王喜洪亲眼看见老虎袭击了他家的山羊。去年12月26日,一只两米多长的东北虎已来过他家一次。

    今年1月1日,黑龙江省迎春林业局一林场施业区内,发现雪地上清晰的东北虎脚印。其后,又陆续寻到它的卧痕、粪便。

    2006年11月10日,在黑龙江省八面通林业局悬羊经营所发现正在喝水的东北虎。这是一个月内在同一地区第二次出现虎迹。

    10天后,八面通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部门又接到风月桥林场发现疑似东北虎脚印的报告,但没有听到老虎袭击人畜的消息。

    时隔一个月后,在八面通林业局自兴林场五星村一带,又传出野生东北虎闯入村子袭击耕牛、吃掉看家狗的消息。

    去年冬天,绥阳林业局山上有牛、羊被吃掉,在其周围发现东北虎的脚印。

    穆棱森警大队官兵最近在山上巡查时也见过东北虎。此外,该局筒子沟林场和泉眼河村东山上,也有居民发现东北虎的踪迹。

    东方红林业局主管野生动植物工作的杨丽娟说,通过跟踪监测,东方红局境内最多时有4~5只野生东北虎,现在约有2只。

    东北虎,又称西伯利亚虎,是我国濒临灭绝的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目前,我国仅存野生东北虎20只左右。此前有专家分析,野生东北虎黑龙江只有6只左右。

    近十年来,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黑龙江省森工林区实行了封山育林,加大了资源管护力度,生态恢复较好,大量野生动物如野猪、獐、狍、山鸡等种群数量大大增加,确保了东北虎的食物链。仅2006年,在绥阳、八面通、穆棱、迎春、东方红等林业局都先后发现虎迹。根据各地的报告推断,黑龙江只有6只野生东北虎的结论似乎不准。

    遭遇东北虎

    “我见到老虎了!”

    2006年11月10日上午9时多,八面通林业局悬羊经营所李守芳气喘吁吁、面带惊恐地来到经营所报告。她说,早上8时多,她去10多里外的采伐工棚烧火炕,当走到一片开阔地时,突然发现前面三四十米远的草甸子上有一头小牛般的动物在动。

    “头很大,弓着背,尾巴细长,颜色草黄,决不是牛,像是老虎。把我吓得够戗。站在那没敢动。过了一会儿,我见它好像没看见我,就转身往回跑。”李守芳满头大汗地说。

    该所居民郑月贵也说起,几天前在山上放牛时,发现了牛粪上的老虎脚印,吓得他赶紧赶着牛回了家。

    八面通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部门人员到现场勘测后,判明是老虎,身长大约2米左右。

    2006年12月25日下午5时,八面通林业局自兴林场五星村农民王中军和60岁父亲在山上地头小屋子里唠嗑时,突然听到院子里的牛群和狗的叫声响成一片,父子俩赶紧出门,眼前的情形让他们惊呆了。借着微弱的光线,他们看到了一只淡黄色、身长两米左右的老虎,老虎不断发出吼声,正在凶狠地追赶着几头小牛犊,牛吓得四处逃窜。

    老虎追牛犊的时候,王中军家里养的三条看家狗冲了出来,不停地向老虎叫着,保护着牛群。老虎一时抓不着牛,转身就向三条狗扑了过去。两条狗被吓得钻进了窝里,另一只被老虎追得到处逃窜,不一会儿就被追出了院子,惨叫着向山上逃去,老虎紧跟其后。第二天,父子俩招集亲朋好友上山找了一圈儿,也没发现狗的痕迹。显然这只忠实的看家狗已命丧虎口。

    穆棱林业局施业区内河西乡五兴村村民王喜洪,5年前为了种植人参,把家搬到了方圆十几公里没有人烟的山林中。如今,他不得不又搬回了村里。因为东北虎光顾了他家。

    今年1月2日早晨7时许,王喜洪起来到牛棚喂牛,突然南面的山林里传来虎啸声,他赶紧回屋关紧了门,趴在窗前看着动静。不一会儿老虎下山了,冲进了他家的羊圈,叼起一只羊就跑向了山里。“几天前,一只两米多长的东北虎已来过一次了,不知是不是这只。”他说。

    今年1月1日,一只东北虎来到了迎春林业局五泡林场,林场资源监督站站长董红雨接到报告,距场部十几里远处发现东北虎迹。他上山跟踪了一天,陆续发现了虎印、毛、粪便、卧痕,老虎是以漫步的姿态在山上闲逛的。1月13日,记者在现场拍下了虎印,距一工棚只几十米远。

    说起遭遇东北虎,东方红林业局广电局书记郑晓兵至今还印象深刻。那是2000年12月9日,听说山上有人被虎咬伤,他和记者陈晓红去现场拍摄,近距离遭遇了东北虎。现在一提起那件事,整个过程、场面还在眼前,一生难忘。他说,能赶上这样的场面,不是谁都能有的机遇。

    痴情护虎

    在迎春林业局,说起东北虎,人们会提起一个人。此人名叫董红雨,40载的人生年轮中,与东北虎却有着16年的不解之缘。

    想当年,董红雨可是这里响当当的“炮手”,枪法准,胆子大。用他的话说,除了老虎,野猪、黑熊、狍子、狼,凡是山里有的,都被其一一征服过。

    现在,身为五泡林场资源监督站站长、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会员的董红雨还拥有一张狩猎证,每年还有着打一只狍子的权利。可这十几年,他再也没有打过一次猎。一切,皆缘于16年前的一次深山探查。

    东北林业大学张明海教授是董红雨的“转轨”老师。1990年冬天,张教授和同事们进行野生动物调查。在迎春林业局,每天几十公里的山路,一走就是十多天。马鹿、野猪、青鼬、黑鼠、雪兔全都寻了个遍,当时还是林场调度的董红雨参加了这次调查。一边调查,一边听张明海教授的讲解。调查结果不但更正了东北没有虎的认定,也让董红雨的思想慢慢起了变化。这短短的十几天,让本是猎人的他成了爱护者,而且这条路一走就是16年。

    从1990年开始,董红雨自费印制宣传单。由浅入深、由抽象到形象、由本林场到其他林场,靠着两条腿,跑遍了迎春林业局的每一个林场,把自费印制的爱虎护虎宣传单散发、张贴到群众中,并个人出资“悬赏”提供虎迹的“线人”。只要是听到关于东北虎的消息,哪怕有一丝东北虎的线索,他都自费付给“线人”100元~200元的信息费。这些年,他仅这一项就花去了三四千元。那时监测站还没有成立,每次发现虎迹,董红雨就个人掏钱雇车、请人上山拍照、录像,然后作为资料留存下来。为了追踪保护东北虎,他后来自己又买了一辆旧吉普车。

    现在好了,黑龙江省建立了8个野生东北虎监测站,迎春林业局监测站就设在董红雨这里,每年上级还拨给他一点专门经费。董红雨保护东北虎更是劲头十足。只因为专家说过,只有吉林和咱们黑龙江最适合东北虎的生存,他要在这家门口保护好它。为了这,他和同伴上山追赶狩猎者,直至对方无力再跑,缴枪“投降”;为了查明东北虎到底是境内“家人”还是境外“来客”,他和同伴在冰天雪地沿乌苏里江面奔驰了三天,驱车二三百公里,踏寻证据。跑到饶河,当地一个渔民听说他们是从很远的地方在冰冻江上开车过来时,吃惊地张大了嘴:“你们胆子太大了,这江面到处是暗沟,每年都有车掉进去,我们当地人都不敢跑。”他听了虽然也后怕,但此行终于证明了自己发现的几次虎踪均不是过境虎,而是“坐山虎”,还是很高兴的。

    近几年,随着生态保护力度的加强,百姓了解程度的加深,董红雨的工作也渐入佳境。2005年和2006年,董红雨采集到的虎迹多达7次。他还先后陪同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亚洲项目上海办公室的李冰、张长志及中科院、上海华东师大、浙江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几所高校的师生上山踏查,研究东北虎,帮助撰写论文。

    东方红林业局是黑龙江境内较早发现野生东北虎迹的地方。1972年,曾有一只野生东北虎被套野猪的套子误套,被人们千方百计救出后,送到北京动物园。这只野生东北虎和人工饲养的老虎就是不一样,野性十足。

    东方红林业局有三处东北虎保护监测站。杨丽娟是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办公室主任。一个女同志每年都要率人几十次上山,寻访虎迹,宣传保护意义及监测知识,一出去几十公里、上百公里是常事。去年,全局开展了保护东北虎征文活动,共征集作品1000余件。

    每年的春、秋两季,绥阳林业局总会组织大量人员上山解套,这是他们保护东北虎的一个有效措施。尽管有大部分绳套与虎无关,但为了预防万一,也为了给老虎多保存些食物链,也要全部拆掉。仅去年一年,绥阳林业局就拆除套锁100多个。

    绥阳人保护东北虎的意识很强。用他们的话说:保护东北虎,人人有责。他们在绥阳一小、绥林中学,为学生们进行宣传讲解;向林区百姓、农民兄弟发放宣传单、宣传卡;请东北林业大学的专家为职工群众讲课;在广播电视中播放宣传片。现在在绥阳林业局,说起东北虎,人人都能说上几句,保护的意识大大增强了。

    不愿说虎

    爱虎、想虎、不愿意说虎,这是记者采访中普遍遇到的情况。

    东方红林业局资源科科长程守涛,一提起东北虎就很无奈,不希望宣传报道。他说:“一听说哪里有虎,马上就有人来打扰老虎,有的还打虎,前几年东方红已经死两只了。这么大的山林,没法看住。所以,最好的保护就是不说有虎。”说着说着,他把记者扔在一边,自己走人了。

    联系采访董红雨时,林场场长也说过:“老董不一定能说,除了专家们来,他和谁也不愿意说发现东北虎的事,照片、资料也从不给外人看。”对此,董红雨说,因为老虎一旦找到适合自己生存的栖息地,半径50公里内都是它的生存之所。尽管这几年食物链多了,但野生东北虎活得仍很艰难。为了向东北虎负责,只有做到爱它、就别理它,让它在山林中自由地生存。

    最后,记者问:各地发现的东北虎到底是本地虎还是“过境虎”?董红雨表示,从他跟踪情况看和多年经验判断,不像是“过境虎”。即使是“过境虎”,只要找到它适合生存的环境,也会留下来。

    另外,从地图上看,八面通林业局和穆棱林业局均距边境较远,在这里发现的东北虎是“过境虎”的可能性很小。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