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专家表示:中国人过元宵节就是应该“闹”
2007-03-04
2月27日,两名孩子在“猪八戒”花灯旁留影。新华社发(陈帆 摄)
 

   新华网杭州3月3日专电(记者余靖静)4日是中国传统的元宵节。民俗专家、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特约研究员吴露生说,元宵节是“中国的狂欢节”。无论城市还是乡村,过元宵节关键在一个“闹”字。

吴露生说,约有2000年历史的元宵节是中国民间最为盛大的节日。作为农历新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春耕未始,又不再需要遵守春节间繁复的拜年、守岁等礼仪习俗,老百姓的心情最为放松,便在元宵节将最符合自己审美理想的民俗、民间艺术尽情地表现出来。

    如今,在中国的农村,每逢元宵节依旧会挂出各式奇异彩灯,结起喜气鲜活的吉祥饰物,吃了元宵、饺子、年糕后,人们 涌向某开阔之地或祠堂、闹市,在鞭炮以及鼓乐声中,举着龙灯、奔跳着狮舞、戴上大头娃娃等面具,狂欢不已,其参与人数之多,表达感情之奔放,丝毫不逊色于西方的狂欢节。

    “相比乡间的热闹,不少城市人过的元宵却越来越只局限于大红灯笼高高挂了。”吴露生表示,元宵节融合了浓郁的中国风情、人们对乡土的眷恋以及在第一个月圆之夜的和谐亲情,在经济全球化、农村城镇化的今天,应该张扬“中国式狂欢”,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都闹一闹元宵这个传统佳节。

相关文章:

[综合]元宵节前话"元宵"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