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外媒体2月25日报道,黑猩猩是野生动物中少见的“高智商者”:它们不但会用简陋的石制工具来砸开坚硬的果壳,还懂得用木棍捕捉白蚁“改善生活”。现在,科学家通过长期观察后进一步发现,在非洲塞内加尔生活的雌性黑猩猩甚至掌握了先用树枝造矛,然后再去猎食隐藏在树洞中的丛猴幼崽的“高难度技术”。科学家的这一发现22日刊登在国际著名生物学刊物《当代生物》上。
制矛猎猴连连上演
美国艾奥瓦州立大学科学家吉尔-普吕茨和帕科-贝尔托拉尼说,他们在非洲国家塞内加尔研究黑猩猩时发现,黑猩猩会使用树枝制作矛,捕猎丛猴。当贝尔托拉尼最初看见青年雌性黑猩猩使用矛捕食一只丛猴时,普吕茨还认为这仅仅是一次偶然。然而,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雌性黑猩猩却一次又一次地重演了制矛猎猴过程。
普吕茨说:“我19天里接连看到同样一幕,它几乎都在白天发生。”贝尔托拉尼看见,雌性黑猩猩将自己制作的矛插入丛猴休息的树洞,把丛猴拉出,接着饱餐一顿。“这种行为和可能生活在600万年前原始人的行为类似,而这些原始人基本上可以说是人类的先辈。”
精心打制其矛
科学家认为,黑猩猩制作矛时很精心。通常,在制作工具时,黑猩猩首先选择一个树枝,然后将上面的树叶和小枝子统统掰下来,接着再把树枝折断成短小精悍的形状,最后在树枝的一头咬来咬去,从而弄出个箭头形状来。等完工后,他们就用这个“矛”一样的东西去捅那些可能隐藏着猎物的树洞。
科学家发现,一头年轻的雌性黑猩猩并不会弄断丛猴栖息的空树干,以免让对方闻声逃跑,而是用矛将正在树洞中睡觉的丛猴幼崽杀死,然后再掏出来吃掉。不过,这种捕食手段并不高效。普吕茨和贝尔托拉尼仅看见过一只雌性黑猩猩成功得手。
普吕茨和贝尔托拉尼认为,黑猩猩非常怕人,雌性黑猩猩的胆儿更小,因此人们很难观察到它们用工具捕食的场面。普吕茨说:“我敢打赌,雌性黑猩猩猎猴的实际次数比我们观察到的要多得多。”
这是一种复杂的工具制作和使用过程。尽管科学家已经知道黑猩猩懂得使用石制工具等,但这样复杂的工具制作工艺他们也还是首次看见。从遗传基因上讲,黑猩猩体内98%的脱氧核糖核酸(DNA)与人类相同,被一些专家称为“我们的远方近亲”。雌性黑猩猩捕猎丛猴的技能说明,这种动物具有“制订计划”的能力,而且会根据不同的猎物来打造应手的家伙。研究人员表示,这些聪明的雌性黑猩猩懂得利用树枝杀死猎物是个很了不起的进步,因为这等同于掌握了“武器”。
造矛技巧是生活所迫
研究人员指出,懂得利用工具捕猎的都是雌性和未成年黑猩猩。普吕茨说,成年雄性黑猩猩从不使用矛。她认为,这是因为它们个体体型大,力量也更大,捕猎食物更加容易。而雌性个体不具备这些优势,所以不得不另辟蹊径。
普吕茨在《当代生物》上撰文说,黑猩猩采用矛猎猴是出于生活需要,在塞内加尔热带大草原炎热的季节里,黑猩猩需要从树枝下到地面搜集食物,再回到干燥的洞穴休憩。在这种情况下,黑猩猩的食物来源很缺乏,因此成年雄猩猩不愿与同伴分享猎物,促使雌猩猩与小猩猩利用工具去追捕成年雄猩猩忽视的小猎物。利用武器增加了黑猩猩们捕获猎物的机会,充分显示了它们头脑灵活,对环境了如指掌的特点。科学家由此推断,人类社会中或许也是女性首先发明了捕猎工具和武器,因为它们都是原始女人在恶劣条件下生存下去的必要助手。
来源:腾讯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