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时评:治污要敢于亮剑!
2007-03-02

    提到亮剑,很多人会想起《亮剑》主人公李云龙:“面对强大的敌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

    对于亮剑,评论家们可能有多种解读。这里不谈战事,单说环境执法中的亮剑。

    既是亮剑,首先手中得有剑。环保部门手中的剑,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及与之配套的法律法规。这把剑有没有杀伤力?事实证明,只要执法者敢于亮剑,动真格的,就能震慑违法行为,遏制环境污染。

    目前的问题是,很多地方的环境执法者不敢亮剑,或者是亮剑时受到阻拦。人们普遍慨叹环境执法难,原因是在现行体制下,基层环保部门的一把手由当地政府任命,环保执法严格到位,环保局长就会挨批甚至被摘帽,环保局长平安无事,环保执法往往大打折扣,所谓“站得住的顶不住,顶得住的站不住”。有的基层地方环保人员执法时,开发区不敢查,重点保护企业不敢查,领导不点头的不敢查。经过种种无形有形之盾的消解,执法哪里还有力度?湖南岳阳一家造纸厂公然撕毁环保部门的封条擅自开工生产,也就不足为奇了。

    把亮剑与环境执法联系起来,并非提倡执法者不讲策略、不计代价的搏击。细读李云龙,我们发现他不仅面对强敌敢于亮剑,更善于研究强敌之弱点,更善于发挥自身所长,瞅准时机,果断亮剑。勇敢加上英明,成就了李云龙一次次成功的亮剑。从这个意义上讲,浙江各级环保部门能够在现行执法环境不尽如人意的条件下,努力挖掘自身潜力,用好用足现有法律赋予的权力,震慑环境违法行为,与智勇双全的李云龙们异曲同工。

    当年,李云龙们为正义而战,得道多助;如今,浙江环保部门之所以敢于频频亮剑,是因为全省上下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领导大力支持,各部门全力配合,群众衷心拥护,给环保执法的正义行动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不独浙江,纵观神州大地,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就硬的约束而言,降耗减排的责任层层分解,发展模式粗放、环境问题严重的地方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许多基层环保部门从过去“不敢高声语”变成“流水响空山”,腰杆硬了,底气足了。这种情势,正是环保部门主动出击,大有作为的好时机。

    清理环境旧账,确保不欠新账,当然需要建立广泛的环保统一战线,需要多个握有重权的部门联合出手。但纵有千军万马排兵布阵,也少不了冲锋在前的突击队。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有国家法律作后盾,全国16万环保工作者当然要理直气壮地亮剑了。

来源:人民日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