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将和广州一样四季如夏?
2007-03-01
    相信大家对去年夏天的高温大旱还记忆犹新。省气象局气候中心专家表示,气候变暖造成的最直接威胁就是极端气候灾害异常,也就是说,像去年那样罕见的高温大旱等极端天气事件将更为频繁地发生。

    高温大旱将不断增加

    谈到气候变暖的影响,省气象局气候中心主任马振峰指出,气候变暖最直接的影响是使区域内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不断增多。去年我省遭遇60年一遇的高温大旱天气;全国发生了几次大的台风,登陆时间早、滞留时间长、破坏性强,历史上罕见;沙尘暴天气多、长江中下游洞庭湖和鄱阳湖等水位低、部分地区农作物病虫害严重也是多年少见,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和全球气候变暖相关的。

    最近,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相关报告预估,到21世纪末,全球地表气温将平均增暖1.1℃-6.4℃。如果真是这样,对四川乃至全国都将造成极大灾难。因为,极端气候灾害发生的频率、强度和区域分布都将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把握,所造成的灾害也将更为严重。

    成都气候将与广州类似

    马振峰说,气候变暖还会改变区域内气候分布形势的变化。有研究表明,如果北京地区年平均温度上升1℃,将类似于黄河流域如河南、甘肃等省的气候状况;如果上升2℃,将和江苏、安徽、山东等淮河流域的气候状况差不多。

    就气候变暖的程度来说,目前最为严重的是北方地区,而四川由于地形影响,变暖相对滞后,但近几年程度也在开始加剧。如果气候持续变暖下去,成都的气候将有可能和现在的广州一样,四季如夏。这也是气候变暖导致气候分布形势变化的结果。

    湖泊冰川大面积缩减

    除气候灾害更为极端、防灾形势不容乐观外,气候变暖还很有可能对湖泊冰川等水资源带来灭顶之灾。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近日指出,冰川融水是我国西部地区水资源的主要来源。在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西北冰川面积显著减少,据预计,到2050年还可能再减少27%。

    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除松花江上游和黄河上游径流有所增加外,我国其他主要流域的径流量都呈减少趋势。从上个世纪60年代到本世纪初,全国湖泊面积大幅度减少。我国西北各大湖泊绝大多数水量入不敷出,每年平均有20多个湖泊消失。

    雾天增多酸雨更普遍

    全球变暖还将使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面临新压力。受气候变暖及其所导致的干旱化趋势影响,我国草原和荒漠分布范围向我国西部和高海拔地区扩展,草原面积不断减少,退化速度不断加快。

    成都冬天原本就是个多雾的城市,有时由于空气中粉尘太多,甚至还会出现酸雨和黄雾。马振峰说,由于气候变暖、污染物排放和城市建设的热岛效应,大气中气溶胶浓度增加,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天气增多,像雾、霾、酸雨、光化学烟雾等极端气候环境事件以后还将呈增多增强趋势。

    相关报道

    天气暖和了电暖器提前下架

    气候变暖·影响生活

    “好热哦,简直就像四五月的天,哪里是2月早春哦!”春天提前一个月到来,不少成都市民早早脱下冬装,但却苦了不少商家。记者调查发现,多数商家对高温天气喊“黄”———不仅取暖产品提前下柜,换季打折提前一月登场,存货更是卖不出去,销售量仅是去年的50%。

    某商场小家电组督导田女士说,暖冬对取暖产品影响挺大,前年最火时一天要卖50多台取暖器,而去年一天最多只能卖到20多台,销售额同比下降20%-30%。为应对提前来到的暖和天气,商场提前近半个月开始换季促销,许多取暖产品身价更是提前“跳水”,搭送的赠品也比往年更多、更丰富。

    人民商场已找不到取暖器的踪影了,销售人员说,暖冬影响了家电的销售,商场在上星期就已将其下架。在电热毯柜台,销售人员说,电热毯最多再撑一周也要下架,天气太暖和了,卖不动。

    暖冬让不少市民早早脱下冬装,羽绒服市场也开始换季价格战。原来一件标价六七百元的羽绒服现在标价200多元,羽绒服的特价促销也比去年提前了近一个月。即便羽绒服折价出售,但仍没有多少人问津。 (记者余媛媛简文敏实习生盛茜)

    提前一月羊肉馆变冷啖杯店

    暖暖的太阳照出了羊肉汤锅老板的满脸愁云。昨日下午5时多,在往年的同期,经营羊肉汤锅生意的苏老板可能正忙碌着张罗生意,可今年她却一个人守着空空荡荡的羊肉汤锅场子,满脸愁云,“现在根本没什么人吃羊肉了。”另一家经营羊肉生意的钟师傅已开始张罗着卖冷啖杯了,“比去年提早了一个多月,因为羊肉没人吃了。” (记者江玮实习生杨敏)

    气温偏高纷飞蚊虫惹人烦

    气候变暖,不仅改变了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惯和导致许多物种加速灭绝,同时也直接威胁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居住环境,抑制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人类迫在眉睫要解决的尖锐矛盾之一。

    影响·江河库塘形势严峻旱灾洪灾可能猛烈

    根据省水文局提供的数据,2005年全省114座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量为124.98亿立方米,可截至今年1月底,全省水利工程蓄水量只有62.4亿立方米,总体上水质状况比往年变差。“这与异常天气有关,又是天气变暖的间接结果,气温上升必使湖泊、库塘水分蒸发加速、水位普遍下降。气候变暖对水利基础设施的防御能力也形成了考验!”水利专家分析说。

    专家认为,今年我省旱灾洪灾形势都很严峻,可能导致洪水风暴灾害猛烈,这极可能是气候变暖给水环境带来的最大影响。

    影响·居住环境

    孕育大量害虫威胁市民生活

    近期以来,相当部分害虫已开始在树叶和草丛间萌动。记者昨日发现,在成都许多天竺桂、樟树、海桐、紫薇、柳树、桂花等树叶上,发现了大量浑白色物质,“那就是害虫的卵。”园林植物专家表示,与去年相比,今冬气温偏高至少“孕育”了往年2-3倍的病虫害,或许今年春夏它们就会大举侵袭小区、街道甚至房屋,影响市民生活。

    影响·周边沙化

    沙化正在加剧直接威胁成都

    在岷江源头的辖曼乡文戈村,这里似乎在一夜间就变成了荒漠。目前此地大风一来,沙尘就已遮天蔽日,两米外不见人影。这里的沙尘,正在逼近直线距离仅400公里的成都市区以及周边城市……当前,位于岷江、大渡河和黄河源头的川西北地区草场的沙漠化现状已极其明显,“气候不断变暖,必使地表水蒸发加速,是土壤荒漠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中科院成都分院有关专家表示。如果气候继续变暖,这种现象极可能在成都平原出现。

    影响·森林安全

    气候干燥无比森林防火严峻

    气候变暖与久旱不雨已使我省林区比往年更为干燥,枯枝落叶等可燃物增加较多,火险等级急剧上升。尤其是当前,林区人员活动频繁,节日用火和农事用火大量增加,野外火源管理难度加大,防火形势十分严峻。“森林是城市之肺,尤其是成都周边的丰富林区为遏制气温升高、净化城市空气起到了巨大作用。”林业部门有关人士称,目前包括成都四大自然保护区在内的森林资源,都因为这个暖冬而使灾情一触即发,“城市之肺”受到百年不遇的严峻考验。

来源:四川在线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