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环境卫生规划——《全国城镇环境卫生“十一五”规划》透露,“十一五”期间中国城镇环境卫生固定资产总投资约为1115亿元。其中,新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将成为投资中的“大头”,预计投入将超过510亿元;城镇公厕新建与改造预计也将达到113亿元。
据新华网报道,本着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十一五”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资金以地方投入为主,中央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给予适当的补助。据悉,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前提下,各地可采取不同的资金筹措方式,以政府投入为主导,以多种形式吸收社会资本,实现投资渠道多元化。
据悉,“十一五”期间,全国城镇环境卫生固定资产总投资为1115亿元,新增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为24万吨/日,新增城市粪便无害化处理能力为2.1万吨/日,每年新建公厕2~3万座,改造旧厕2.28万座,到 “十一五”末,城市机械化清扫率达到25%。《规划》的总体目标是:建立合理的垃圾收运、处理体系,优化配置综合处理技术和设施,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推进城市垃圾处理向减量化、资源化发展;完善城镇日常保洁系统,提高城镇日常保洁能力和环境卫生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运营和服务水平;积极推进城镇环境卫生行业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形成市场机制,加强政府监管,促进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基本建立我国环境卫生体系。
规划范围重点是661个设市城市,并将全国划分为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五个区域。建设部日前为《规划》的实施专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要抓紧组织编制本地区的环境卫生专业规划,将其纳入城乡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并认真指导和组织落实规划的具体实施工作。
转自: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