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我国环保投资数据失真
2007-02-20

1994至2005年间,我国环保投资年均增长20.31%,但污染治理投资需求方向、效果与统计投资数据之间存在较大的反差。各种各样虚化的环保投资项目鱼龙混杂,造成环保投资数据严重失真。

  中国环境规划院总工程师王金南昨天向《第一财经日报》介绍,他和国家环保总局环境规划院咨询部主任研究员吴舜泽刚刚完成了有关环保投资研究项目,研究发现,“无效”的环保投资造成了环保投资的“虚火”,掩盖了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不足的严峻现实,这也是主要污染物减排等环保目标指标没有实现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中国环境规划院的统计,近20多年来,我国的环保投资持续增加。但主要是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增长带动了整个环保投资的增长,涉及污染防治的资金投入不足。

  按照目前中国环保投资统计的口径,环保投资范围主要包括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3个方面。

  近年来,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比重较大,占总投资的60%左右。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包含城市排水、集中供热、燃气、园林绿化、市容环境卫生等方面的投资,其中大部分投资与环境污染治理关系不大。

  “十五”期间,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总额4888.1亿元,其中燃气工程建设投资、集中供热工程建设投资、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投资占环境基础设施投资总额的57.8%,占环保投资总额的33.7%。

  与此同时,据王金南介绍,工业污染防治资金投入不足成为制约环保投资指标完成与否、环保目标实现与否的关键。历次5年环保计划工业污染防治投资(包括新建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和老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均没有实现预期目标。

  研究发现,我国每年用于污染治理的环保投资只占GDP的0.6%左右。即若以最直接相关的污水处理投资和垃圾处理投资作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口径,则2004年修正过后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实际投资为227.46亿元,仅占原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统计投资的20%左右。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口径变化将使同期全国环保投资缩水50%左右。

  王金南和吴舜泽认为,剔除无效的环保投资后,以真实有效的环保投入来看,将会对我国环境保护的阶段性有更深刻的认识。

  即我国真实环保投资并没有表面数据显示的那么乐观,总体上仍然处于新账不断阶段,并没有大规模偿还历史欠账;环保投资的有效性需要加以调控,不能将环境建设的绝大部分着力点放在城市环境基础设施上,工业污染防治投入仍然是我国环保的重要方面。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