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梦:把“森林”搬进城市
2007-02-15
    “小时候,夏天的黄土岗光秃秃的,连避暑歇凉的地方都没有,我就梦想岗上都栽上树多好。”今年45岁的王友江站在青青的丘岗上感叹道。

    王友江创办的枝江文龙景观园艺公司,成为三峡地区最大的综合性绿色企业,拥有资产千余万元,在北京等许多城市设立办事处、设计室和园林基地,绿化业务做到国内18个省(区、市)的大中城市。他的梦想实现了。他不仅带领乡亲们绿化了家乡的荒岗,也把绿荫荫的“森林”搬进了城市。

    20年栽树不止

    黄土岗上披绿装

    王友江的家在枝江市长江北岸黄土岗地,这里流传着一句谚语:“天晴一把刀,下雨一团糟。年年望天收,鸟过不回头。”

    1978年,王友江高中毕业后回家务农,同乡亲们一样靠种粮食重复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作为当时村里为数不多的高中生,他不甘心一辈子这样活下去。不久,幸运的他被枝江第二纺配厂招为工人,接着又被提拔为车间主任。每月65元的工资,在当时和县直职能局局长待遇差不多,应该说是很满足的。然而,每当他看到家乡黄土岗还是黄土岗时,就毫不犹豫丢掉铁饭碗,立志在黄土岗上干一番事业,为乡亲们探出一条致富之路。

    1985年,喜欢读书看报的王友江,了解到“种植花草树木也可以致富”的信息后,就主动找到村干部,承包村里无人要的10亩荒岗栽植各种树木。对此,乡亲们不理解,纷纷议论说,江子栽的树做木材不中用,砍了当柴火又划不来,看他能整出个什么名堂。

    1988年,王友江承包的黄土岗披上了绿装。于是,他开始为他亲手培育的树木找市场。当时枝江城区两家单位到他的林中选购树木,一下子成交6300元。掘到第一桶金的他,一发不可收拾,从此与树林结下不解之缘。

    20多年来,王友江栽树不止,先后承包村里荒岗330多亩,使原来光秃秃的丘梁子,变成了郁郁葱葱的森林。如今,他的花木林中有绿化树木、花果苗木、花卉盆景和地被植物等来自全国各地的植物品种1600多个112万多株。一些林业专家称他的园林为“植物园”。 联合国有关官员在参观了他的林庄后,也“哇欧!哇欧!”惊叹不已。

    经营城市生态

    让森林融入社区

    进入21世纪后,王友江不满足于小打小闹,尝试经营城市生态,让森林融入社区。

    王友江认为,绿化企业只有与城市房地产业有机结合,蛋糕才能越做越大。地产业资金实力雄厚,是城市生态绿化最大的物质承载者;而景观园艺绿化是房地产业最精美的外包装,住宅小区的森林覆盖率愈高,景色越优美,房子就愈受买房者青睐。地产企业完全需要与绿化园林企业联手经营城市生态,让城市居民更好地享受大自然的和谐,呼吸到乡野的空气。

    近几年来,王友江先后承接一些城市房地产商委托的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工程,其中一个代表作就是宜昌城区香格里拉住宅小区花园景观一期绿花工程。该工程2006年6月18日开工,9月20日竣工,9月28日通过建设、设计和质检单位验收。

    王友江以经营城市生态的理念承接小区绿化工程,以植物造景为主,在植物配置品种选择上,实现艺术性和实用性有机结合,确保达到最佳感观效果。在香格里拉住宅小区的绿化中,他精选花木品种108种,大面积栽植珍贵树种和奇花异卉建园造景,绿化率达到38%,达到曲径通幽、步移景随的奇妙效果。此项工程,获得有地产“奥斯卡”之称的联合国国际工业协会颁发的“国际花园社区”荣誉证书。许多地产商在参观了王友江的作品香格里拉住宅小区花园景观一期绿化工程后,均不敢相信这是出自一个农民之手。

    舞活产业龙头

    带领乡亲奔小康

    “我是从贫苦中走过来的,饱尝穷的滋味。因此,我富了,更要利用我掌握的资源帮助乡亲们致富。”王友江说。

    王友江用自己栽树发财的事例,引导村民们转变单一种植粮食的观念,投入到绿化黄土岗的事业中,在枝江市数万亩不毛之地上种植经济林、观赏林和用材林,林农中涌现了一批林庄“庄主”。仅他所在的计划村及邻近村组就新增林特种植面积3320多亩,有100多户农民从事林果、林特和园艺生产。

    近几年来,他免费为农民提供林果业、林特业和园艺方面的技术咨询470多次。他投资1.1万多元,建起科技文化中心室,向农民免费提供林业和花木种植技术书籍。他还请来市电视台记者,将自己示范讲解的园艺技术讲座制成光碟,给林农免费播放。

    他不仅把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乡亲们,还热心为周边农户牵线搭桥销售树木、花果等,1996年以来,他帮助本市和外地农民组织树木、花果销售价值达1.5亿多元。

    2004至2006年,王友江先后获得枝江市“十佳青年”、“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优秀乡土拔尖人才”、“优秀农民经纪人”,宜昌市“农村致富带头人”、“乡土拔尖人才”、“林庄经济示范户”,湖北省“科技示范户”和“全省青年科技示范户应用农业新技术标兵”等荣誉称号。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