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白色” 墨色污染更甚
2007-02-14

  知名跨国零售商麦德龙去年在北京开店的时候,曾和消费者发生过一次冲突。原因是麦德龙采用会员制,结果有消费者急需购物的时候,竟被拒之门外。消费者很生气;对麦德龙而言,后果并不严重,因为它到现在还是会员制,没有会员卡不得入内。

  笔者有幸到麦德龙购过几次物,发现这家外企也有值得称道之处:顾客付款后收到的都是正规的发票;另外,它不免费提供包装袋,顾客如需要,须花钱购买。

  麦德龙此举,有两个好处:其一,所有交易出具发票显示这家企业不会偷税漏税;其二,用经济的手段限制消费者使用塑料袋,是保护环境的。

  塑料袋污染环境,很多人不知道打印机的残墨也相当的厉害。相关材料显示,打印机墨盒中的一滴残墨能污染60立方米水源,一个硒鼓粉盒埋在地下1000年都不会降解。

  与麦德龙相比,来自日本的跨国公司爱普生在墨盒问题上的表现,就让人有些感慨。

  早在2001年,中国的专业检测机构就发现,爱普生的墨盒在使用过程中,当电脑显示墨盒里的墨已经用尽的时候,实际上里面还剩不少墨。这起残墨事件引起不小的轰动,在爱普生的奋力护卫下,最后不了了之。

  同一时期,美国的消费者就同一问题将爱普生告上法庭。官司一直打到2006年4月才见分晓,爱普生公司俯首认输,给美国消费者提供45元优惠券以示和解。

  2007年,残墨问题在中国再起波澜。1月15日,广州消费者田原以残墨过多为由,向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退货、赔偿。两天之后的17日,相关部门召集墨盒生产厂家召开"墨盒标准讨论会"。据报道,包括爱普生在内的所有国外厂家,其提出的残墨标准,比起中国企业提出的,要高出许多。

  中国古代的官员常说这样一句话,"上对得起朝廷,下对得起黎民百姓"。这句话用在企业身上,就是对上照章纳税、诚实经营,对下善待消费者、引领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在笔者看来,跨国公司不远千里来到中国,在赚取应得的利润的同时,也应该上下都对得起才是。他们在环保方面的表现,当然就成为是否对得起中国和中国消费者的重要标志。

  以他们的财力和技术实力,做到这一点,似乎并不难。

来源:硅谷动力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