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年污染物排放为何“不降反升”?
2007-02-14

  ●2006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5年增长1.8%

  ●经济增长方式仍然粗放,资源能源利用效率较低

  ●重点治污工程进展缓慢,直接影响污染减排成效

  我国的环保形势不容乐观:2006年主要污染物的排放仍旧“不降反升”,没有达到预定目标。2月12日,国家环保总局专门召开了主要污染物减排形势分析会,会同有关方面专家学者全面分析我国污染物减排形势,研究深化减排工作的具体措施。

  2006年污染物排放涨幅明显回落

  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介绍说,2006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2594.4万吨,比2005年增长1.8%;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431.3万吨,比2005年增长1.2%。二者都没完成削减2%的年度目标。

  但是,这个“不降反升”却仍旧有令人欣慰的一面:与2005年增幅相比,2006年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回落了11.3和4.4个百分点。

  2006年,建成电厂脱硫能力1.04亿千瓦,超过了前10年电厂脱硫能力建设4600多万千瓦的总和,首次实现当年新增脱硫装机容量超过新增发电装机容量;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全国新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283座,城镇污水处理率由52%提高到56%以上。有利于污染减排的政策措施相继出台,环境执法监督进一步加强,并首次实行“区域限批”政策,遏制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的迅速扩张,减排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周生贤分析了“不降反升”的主要原因。首先是经济增长方式仍然粗放,资源能源利用效率较低,导致排放水平升高。其次是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许多应该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没有退出市场,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产能扩张尚未完全遏制,结构性污染增加了减排压力。

  除经济增长方式落后等根本原因之外,GDP增速高于预期目标也是重要因素。“十一五”主要污染物减排10%的约束性指标,是在预计GDP年均增长7.5%的基础上确定的,但2006年GDP实际增速比预期高3.2个百分点,污染物排放量自然也随之增加。再加之环保投入不足,“十五”计划确定的治污项目约有47%的计划投资没有落实,导致重点治污工程进展缓慢,直接影响污染减排成效。同时,环境执法监管不力,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还比较普遍。

  污染物削减毕竟是一个动态过程,年度之间污染排放有升降、有起伏也是正常的。专家指出,2007年全国主要污染物要减排2%。经过“十一五”头两年的努力,可以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稳定在2005年的水平,“十一五”后三年将会逐步下降。

  “环保院士”纷纷建言献策

  分析会上,多名从事环保事业的院士到场,为污染减排工作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中国工程院院士殷瑞钰说,减排应当抓好常规工作,首先要厉行工程减排,要督促、强制各地方、各企业上马治污设施;其次是结构减排,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同时在管理减排上也要下工夫,加强对企业的监管。

  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吉明认为,监管是日常、长期的工作,不能靠年底突击一下。环保的监管能力要提升,必须在队伍建设上下工夫,如果环保队伍的能力不跟上,显然无法服务于减排工作的需要。

  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孝炎指出,要想给各地政府“下足环保压力”,就必须在数据细化的考核上做工夫。她举了一个例子:广东有些城市当上了“环保模范城市”,但这些城市的阴霾天气一点没有减少,因为目前我国对空气指标的考核主要是二氧化硫浓度。而大气里的污染物种类非常多,相关污染物减排没下来,工厂、汽车尾气的排放物中,多种污染物混杂在一起,必须综合考虑,联合促动。

  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易则指出,GDP并不是增长越快越好,应该把我们国家GDP的增长速度,与所受的资源环境约束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因为资源和环境是联系在一起的,只有设定科学的、合理的增长速度,设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考核指标,才能从宏观的角度,指导减排工作。

  针对环保一直存在着“违法成本低、执法成本高、守法成本高”的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懿建议,如果排污费收取额度一时无法提高,如果环保执法时无法关闭一家企业,那么就该采用高额惩罚制度,罚要罚得重,处分要准、要严。对守法的、积极减排的企业,就应当给予明确的奖励,奖励形式可以因地制宜。

  今年减排工作异常艰苦

  周生贤指出,2006年的目标没完成,但“十一五”的目标肯定要完成,这样一来,今后几年的担子比原定的都要重。尤其是2007年,不但要完成预定目标,而且要分担2006年的“亏损”。2007年,环保的主要工作就是抓减排,工作将异常艰苦。

  周生贤介绍说,环保系统将采取各类措施,完成今年的减排任务。从宏观上讲,要抓紧建立并完善科学的减排指标体系、准确的减排监测体系和严格的减排考核体系。完善统计制度,准确掌握老污染削减和新污染增加动态,层层落实减排责任。从今年起,环保系统将每半年公布一次全国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情况,接受社会舆论监督。

  周生贤说,在具体的执行上,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新上的项目绝不允许突破总量控制指标,对超过的地区,要暂停审批新增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从2008年起,对没有完成2007年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将实行“区域限批”政策,暂停该省(自治区、直辖市)所有新建项目的环评审批。

  同时要强化重点治污工程建设和运营监管,切实发挥污染治理效益。2006年中央财政已经安排的180个水污染治理建设项目,要在2007年投运;督促加快现有城镇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努力实现满负荷运行;加快“三河三湖”等重点流域“十一五”水污染防治规划报批进程,督促落实规划确定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等重点治理工程建设;大力实施国家燃煤电厂脱硫工程,确保2007年实现新增7000万千瓦电厂烟气脱硫装机容量,同时推进钢铁企业烧结机头烟气脱硫示范工程的建设。

  周生贤表示,继续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也是重中之重。要坚决淘汰那些污染严重的、落后的生产工艺装置、生产能力和产品。2007年底前,要关闭造纸行业年产3.4万吨以下的草浆生产装置,和目前仍在使用的年产1.7万吨以下的化学制浆生产线,全面推广黑液碱回收等先进治理技术;淘汰年产100吨以下皂素生产装置,以及仍在使用的盐酸酸解法皂素生产工艺及污染物排放不能达标的皂素生产装置,并严格执行新的皂素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强对3100多家水污染重点监控企业的监督管理,积极配合电力工业做好“上大压小”工作。

  周生贤还表示,将继续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配合做好环境立法工作,配合有关部门抓紧完善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差别电价和水价政策,健全排污收费制度,提高火电厂排污收费标准和城市污水处理收费标准,进一步加大经济杠杆对污染减排的激励作用。

来源:中国水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